1、这也是在大学期间里的最贵的一次头发,后来再也没有去那个店理过发。
2、用仅剩的钱买票去参加室友的婚礼。身上现金不到30元,手机上最多60元,明天发工资。因为上了不到一个月班,明天工资只发1200元。刚好大学室友结婚,1200元要随礼500元,因为她再离我很远的地方,我还是决定用仅剩的钱买票去参加她的婚礼,来回路费500元,这对我来说真的很奢侈了。
3、记得这次最奢侈的消费,是大一的时候与自己的室友去商场逛街,因为自己的大学所处的地方是东北,加上东北这个地方十分的寒冷,穿羽绒服的时间也比较多,所以就要购买一些品质较好,而且保暖的衣服。
4、我上学时最奢侈的消费经历是购买各种游戏主机和游戏掌机。
5、从小到大家长给我灌输的思想就是要节约勤俭,所以上学的时候我一直省吃俭用,不敢大手大脚的花钱,从来没有买过奢侈的化妆品和衣服,很少有过奢侈的消费。如果让我说目前最奢侈的一次消费,那就是大学毕业以后去上海的那一次旅游了。毕业前就计划着和闺蜜来一次毕业旅行,最终我们把目的地选择了上海。
6、作为一名女性最奢侈的一次消费,买了一件羽绒服。在当时之所以会想要买这一件比较奢侈的羽绒服,也是因为看中了羽绒服的款式,同时在摸羽绒服的轻薄程度时,也会觉得非常吸引自己。
大学生往往因为追求时尚和个性而消费奢侈品。他们倾向于追求新颖、与众不同以及富有趣味的产品。 大部分大学生尚未建立起成熟、稳固且科学的消费理念,并且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通常较弱。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容易受到随机、冲动和盲目跟进的消费驱动。
奢侈品的定义因人而异。如果一个大学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购买G-Star等品牌服饰可以被视为个人选择的消费。 现今的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品牌和潮流的追求十分普遍。
大学生通过打工赚取收入,用这些自己挣的钱购买奢侈品是个人自由,他人无权指指点点。 如果大学生来自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父母能够承担子女购买奢侈品的开销,那么这种消费行为也可以理解,关键在于是否适度。 奢侈品通常价格昂贵,并且其保值能力较差。
1、首先,这是攀比病。富裕家庭的孩子带动了这一趋势,商家的宣传推波助澜,导致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跟风,竞相比较电子设备的高级程度,形成攀比之风。其次,奢侈病显现。对于那些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适度的奢侈无可厚非,但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盲目追求高价商品并不理性。
2、这种过度消费不仅仅是物质追求的表现,更是一种奢侈病和公主病的体现。部分学生盲目跟风,似乎认为高端配置是新生活的必需品。 对于有钱家庭的孩子来说,适度享受是可以的,但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如果过度攀比,就显得不理智。
3、在这种背景下,盲目追求苹果等奢侈品是不理智的。对于大学生来说,选择数码产品应以实际需求和自身经济能力为重。销售人员建议,5000元的笔记本和2000元的手机已足够满足大部分需求,学校计算机房也能满足大部分上网需求。同时,即将独立生活的大学生应考虑周围同学的感受,避免炫富。
1、使用需求和预算:准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和经济状况来选择笔记本电脑。如果一个人需要进行高性能的游戏或者专业的图形设计工作,那么购买一台配备强大处理器和独立显卡的游戏本可能是合理的选择。但如果仅仅需要进行一般的学习、办公及娱乐使用,那么花费如此高昂的费用可能不太划算。
2、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是建议大家买一台笔记本电脑,而且最好是买性能比较好一些的笔记本。笔记本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节省一些费用,而且可以减轻压力。一般大学生都会选择在大学期间买笔记本,一方面是因为电脑的价格比较便宜,而且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3、而且,一台质量较好的电脑通常能够使用更长的时间,这也意味着它的使用寿命更长,可以满足大学生活的需求。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个人的经济状况和需求。对于一些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大学生来说,花两万块买一台笔记本可能并不算是奢侈。他们可能有更多的经济支持,而且可能更看重电脑的性能和品质。
在宿舍里的用品:牙膏、牙刷、梳子、脸盆、毛巾、抹布、喝水杯、剪刀、指甲剪、耳挖、面纸、垃圾袋、拖把、拖鞋、衣架、饰品盒、台灯等。外出时:钱包、钥匙扣、公交卡、包包、地图,当然还有手机。其中必须的是:牙膏、牙刷、梳子、脸盆、毛巾、喝水杯、面纸、拖把、拖鞋、衣架、台灯。
小电器类;主要是台灯、电源插座、吹风机,如果宿舍木有空调的话,可能还会需要一个小风扇。其他日常生活用品;喝水用的杯子(这个是必不可少的),纸巾、卫生纸,洗衣液、肥皂,闹钟(如果同学可以带手机的话,这一项可以略过),除此之外,根据学校环境不同有可能还会需要蚊帐。
收纳箱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拥有一个收纳箱是非常的重要,为什么我们需要收纳箱呢?因为我们经常用的东西不能够摆放在宿舍中,防止磕碰摔坏的情况发生。将日常中常用的东西放入收纳箱,使用的时候直接打开取出就可以用,非常的方便,而且收纳箱能够撑纳很多的东西。
大学生的生活相对独立,因此需要准备一些日常用品来确保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以下是大学生必备的日常用品清单:学习用品:笔记本、笔(包括圆珠笔、铅笔、荧光笔等)、文件夹、便签纸、书签、计算器、尺子、胶带、订书机及订书针、橡皮擦、削笔刀等。这些是完成日常学习任务不可或缺的工具。
牙刷、牙杯、牙膏。这种东西真不能和舍友公用,牙膏还好点,牙杯和牙刷共用细菌很多。毛巾、小镜子、脸盆。毛巾脸盆是必备的,小镜子主要是大学生都爱美,挤痘痘,看颜值方便。饭盒。大学生很爱打包,总吃一次性的打包盒很不干净,建议带着饭盒去打包,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这样的。
许多大学生追求名牌商品,包括衣物、鞋子和护肤品,这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对于一个月生活费2000元的大学生来说,可以考虑购买名牌鞋。例如,可以将每月生活费中的1700元用于日常开销,剩下300元。 积攒四个月,大约可以累积1200元,足够购买一双价格较高的鞋子。
我觉得作为一个月2000块钱生活费的大学生,你可以选择买一双名牌的鞋子,比如说你一个月2000,你可以选择花1700,作为生活费,还有300块钱省下来,然后每个月剩下三百,四个月一到,差不多1000块钱,也就可以买一双好点的鞋子。
这是父母给的生活费,也是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你还在靠父母,没有经济来源,买300到600的鞋子有点太贵,建议还是别买,毕竟现在不是炫耀的时候,以后参加工作了,可以给自己买。
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经济独立,不能自己赚钱,主要的生活费还是由家庭里承担。并且大多数的家庭并不能满足学生追求名牌的心理。追求名牌可能会造成家庭巨大的负担。另外,学生想要追求名牌,一般是是虚荣心在作祟,感觉自己身穿名牌的话,总会高人一等。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从根源里就错误了。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很多是特别特别畸形的,因为自己目前还是大学生,就简单的说一下我自己觉得很奇怪的消费观念。第一种,就是饿着也得穿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