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学生家长可以与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家长会议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 关注学生的学习:家长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及时与教师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2、建立积极的沟通氛围: 在与家长交流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开放的心态。表现出尊重和理解,建立起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关系,让家长感受到你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 及时沟通信息: 及时向家长传达学生的学习情况、表现和问题,包括学习成绩、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
3、建议教师多和孩子交流。多用电话与家长沟通,多介绍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教师严格教育,家长紧密配合。希望任课教师能更加认真的对待每个孩子。班级其他任课教师教育孩子,能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希望老师能更深入一点了解孩子,发现孩子在学校的不良习惯能及时跟家长沟通。
4、教师应经常性与家长进行交流,通过电话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教师应严格教育学生,家长则需紧密配合,期望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都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认真对待。 建议其他任课教师在教育孩子时,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5、家校沟通方面:学校开展的两次家长授课活动,内容好,形式丰富。希望学校多进行这样的家长授课活动。通过对学校各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介绍,家长对学校的工作充分肯定。尤其是学校特色活动,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家长汇报,家长反馈好。学校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的资源有效开展家校联谊活动。
1、幼儿园家访记录内容范文如下:班级:大3;对象:xx;时间:九月份;电话:xxxxxxxxx 家访内容 原因:xx小朋友近段时间经常和苏xx小朋友呆在一起,本来很乖的他变的得上课不专心听讲,午睡时两个人凑在一起讲悄悄话。考虑到她爸爸妈妈工作较忙,我们就电话联系了她的妈妈。
2、在前期学校组织的家访活动中,学校教师通过上门走访的家访率达到近30%,电话家访约25%,短信及其它方式家访率约25%,共收到家访记录表1240余份,200余份家长意见反馈表,教师上交家访手记征文112篇并评出优秀稿件84篇,分别评为三等奖。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的效果。
3、中小学教师“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践行师德、携手育人 工作目标 “课外访万家”活动,实现“两个全参与”,即所有中小学校全部参与、所有的教师全部参与。教师家访以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班级家访以班主任为主,其它科任教师都要参加,覆盖全部学生家庭。
4、要求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助一”结对帮扶,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做好记录。 认真做好每月与留守儿童一次谈心活动,并做好记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
5、针对这种情况,新学年伊始,学校教师和关工委人员进行家访,关心每个孩子,关注每个家庭,带去炽热关爱之情,关工委还对贫困学生送去救济金。唤起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热情。同时,努力营造家校协作的良好氛围。
6、以家访活动为补充,促进“问题儿童”的健康发展 家访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家园不同生活环境中的表现。每次家访活动,主要是针对有特殊问题的幼儿进行,如:性格内向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单亲或离异家庭的孩子等。
1、心理咨询室开展活动简报篇1设置温馨的心理咨询环境我校心理咨询室配备了齐全的软硬件设施,包括沙发、档案柜、盆景、录音机等,确保心理咨询室能够以良好的面貌向学生开放。同时,学校在校园环境上进行了优化,如设立知心姐姐信箱、张贴字画、名人铭言、种植花草树木等,以美化师生心灵、放松心情。
2、心理咨询室开展活动简报 篇1 设置温馨的心理咨询环境 目前我校心理咨询室的软硬件都比较齐全,硬件上有沙发、档案柜、盆景、录音机等各项设备,只要是心理咨询室需要的设施都尽量满足需要,从而使我校的心理咨询室能够以良好的面貌向学生开放。在校园环境上,在少年宫一楼设立了知心姐姐信箱来反映学生中积累的问题。
3、为了使我们能不断成长为我们所期望的最美的教师模样,项城课题群群主胡主任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上海安亭高中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亚娟老师于2020年10月10日晚7点在项城课题群开展“目中有人,心中有爱”网络教研专题活动。
4、一)开展宣传与教育活动 通过展板、网络、广播、报纸、简报等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邀请专家开展讲座,指导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心理委员和寝室联络员进行宣传活动。(二)建设心理咨询室 申报并完成省立项的合格心理咨询室验收,提升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