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风险较高:由于江苏高考制度实行“3+X”模式,考生需要在三门必考科目和一门选考科目中取得好成绩,一旦某门科目成绩不理想,可能影响整体高考成绩。资源分配不均:江苏高考制度可能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向重点高中和重点班级倾斜,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
个人认为这样频繁更改考试*不好,学生压力好大!但是不能否认完全没优点,因为完全不改*的省份的学生学习的知识相对片面很多~~适应能力也不是很强。
江苏新高考模式的好处:挑选自己擅长的学科 学科的基础是高考选择甚至未来专业规划的重要基础。如果考生有良好的基础,他们将比其他考生有更高的起点。然而,学科的基础不仅取决于分数。
以江苏省现有的高考模式,考高分高不能代表考生整体成绩高,选修一样是很重要的参考标准。江苏省高考成绩满分480分,仅包括数语外三科,并没有理化生或者政史地的成绩,要知道其他地区这些科目也同样是需要通过高考计入总分的,所以不能完全忽略这些科目的成绩。
王斌泰是江苏省省教育厅前厅长,因为频繁改革高考制度,所以大家都说他是王变态。王斌泰1949年1月出生,江苏建湖人,1968年7月参加工作,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大学普通班毕业。宿迁学院董事会董事长,前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利端:1:可以减小学习压力。因为高中各科都要学而且都要学好,是很难做到的,而且压力会很大。2:可以节省出很多时间更深入的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3:更早的让自己确定方向,培养自己擅长领域的能力。弊端:1:不能使自己更全面的去深入学习文理科。会对自己的知识结构造成缺陷。
理科优点:高考录取人数比文科多,读的人比文科少,所以录取比例比文科大。不用大量背诵,灵活,主要是掌握方法,原理等。大学中招收的专业比文科广,选择性更大。理工科专业使用性较强,相对来说好找工作。
综上所述,结合目前的教育现状,笔者认为文理分科的利大于弊,对于分科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说法不赞同,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他学到的知识有多少,而在于其学习能力,理科生或文科生完全可以靠自学掌握对对方学科中感兴趣那部分,不为考分而学,完全出于兴趣与爱好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说没必要取消文理分科。
对于文科理科分类我认为利大于弊,毕竟如果找到一个自己所有和自己想听爱好的人一起学习,会更高效的进行学习,而且为什么学霸中也会有高低之分呢?并不是谁的智商更高,而是谁更擅长与学习与总结,还有对于学习技巧的归纳。
高考赋分机制影响考生分数提升幅度,一般情况下,考生可因赋分增加5至20分。对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原始分满分均为100分。此分数在转换成等级转换分时,以30分为赋分起点,总分为100分。每科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被分为A、B、C、D、E五个等级,所占比例分别为15%、35%、35%、13%、2%。
高考赋分会减分。因为赋分的科目试题难度低。如果一门学科难度低,被赋分后分数还会“缩水”,而难度高的学科,也许分数变多了,这就导致总分不一样,所以这也是对难度高的学科同学一种公平机制。
整体来说是涨分的,但也有出现低于裸分的现象,赋分的意义在于填平学科间的裸分差距,从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公平。新的赋分规则下,考生会得到更细致的分数,分值不变的情况很常见,在很多科目中甚至都有倒赋(赋分低于裸分)的现象。所以分值不变是可能的。赋分后总分有可能会降低。
关于分数线是否会有所上涨,答案并不单一。整体趋势上,赋分分数线是倾向于上涨的,旨在通过赋分机制缩小不同学科间的原始分差距,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公平。新规则下,考生的分数会更加细致,分值保持不变的情况比较普遍,但也存在个别科目可能出现倒赋,即赋分低于原始分的情况。
不会,新高考模式下,考试难度和录取分数线可能有所调整,以适应学生适应变革。新高考赋分后投档线会涨很多吗?赋分后,投档线可能涨也可能降,取决于赋分结果和当年高考难度等因素。新高考赋分制,将学生高中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量化,转化为赋分。
新高考赋分后分数线会提高吗如下;新高考赋分后,投档线相较于之前的录取分数线有可能会涨也有可能会降,因具体情况而异。 新高考赋分的方式是将学生的高中三年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量化,并将其转化为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