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成长过程中要经过3个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在2岁左右,第二个叛逆期在7岁左右,第三个叛逆期为12岁以后青春期,是由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在其青少年儿童心理成长的研究论文中提出的。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个叛逆期是2岁左右,第二个叛逆期是7-9岁,第三个叛逆期是12-15岁的青春期。这三个叛逆期的共同点友毁都是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在不断发展,他们渴望自己能做主。可以说, 叛逆期对于孩子成长而言是一件好事 。
叛逆期是多少岁?第一个叛逆期是2岁。孩子在2岁左右开始有“我”感,这个阶段不再愿意听父母的话,开始喜欢说“我不” 吨”。 这就是很多家长所说的“叛逆”。 事实上,这样的方式会给孩子一种成就感,“自我”得到了满足,也是他们建立自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第二次叛逆期是七岁。
度”,避免溺爱。采取“不理睬”策略,使孩子明白不合理要求无法满足。放手让儿童独立活动,成人以引导而非命令的方式提供帮助,培养其独立性。同时,教育孩子培养爱心和同情心,减少破坏性行为,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正确处理叛逆期,是教育艺术的关键,助力孩子成为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
第一个叛逆阶段:两岁 两岁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看着孩子从小天使变成了“小恶魔”,孩子在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有了“我”的意识。这一阶段的他们不愿意再事事服从父母,开始喜欢说“我不”,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有成就感,“自我”得到了满足,也是他们建立自信的重要过程。
通常而言,人的一生有三个叛逆期,两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七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在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
1、第二大忌讳是禁止男孩哭泣。许多家长信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旧观念,不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尤其是眼泪。这种做法让孩子失去了表达负面情绪的途径,并将哭泣与软弱等同起来。然而,科学研究表明,哭泣可以缓解疼痛,消除负面情绪,是一种有效的情绪释放方式。
2、第二大忌讳:对男孩要求不许哭 很多家长信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谚语,所以压抑男孩子的情绪,坚决不允许孩子掉眼泪。给孩子灌输“哭泣”等于“软弱”的概念,迫使孩子放弃表达负面情绪的途径。其实家长把“哭”这件事妖魔化了,科学研究表明,哭泣可以缓解疼痛,消除负面情绪,是很好情绪放松手段。
3、从远了看,成年后的“妈宝男”多半从小就有一个大包大揽的妈。 一个不能独立成长的孩子,也就无从谈起责任和担当了,独立对每一个孩子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品质。 03 忌不上进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上进心在这个时代都非常重要。 但受传统观念以及现实情况的影响,整个 社会 依然以男主外女主内为主流。
4、蒋女士也很担心,自己家儿子要是这样长大了,会不会变成“妈宝男”,变得没有担当。前阵子她听见李玫瑾教授的一个视频,教授给了一个忠告:家有男孩,只能“放养”不能“圈养”,要多“使用”,少伺候,这样才能培养得更好。
5、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4osXkpFhdG2bQOm7oR0_nw 提取码: 83h5 李玫瑾教授最成功的育儿应该就是将女儿培养成哈佛高材生,这里有李玫瑾教授的全套讲座视频,希望能帮助到您。
6、着位的育儿教育专家教授李玫瑾强调,养儿要牢记三点,文化教育孩子一定要与此沟通交流,深刻理解,那样才能做到真正让孩子事半功倍,培育出出色的孩子。最先,不能对儿子全斩获。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父母娇惯孩子的现象更为广泛,特别是独子,或者有重男轻女思想家中。
1、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没法让孩子有效地停止顶嘴的父母,往往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教育孩子时不免粗暴急躁,而这种不当的处理方法往往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当孩子与你顶嘴时,你就考虑我肯定有不对的地方,冷静的思考一下,别冲动。遇事冷静,赏罚有度。
2、不要过分溺爱 家长和老人家在孩子面前要有原则,不能过分迁就孩子。家教行为要统一,不可一个宠爱,一个严管,这样孩子也就会找宠爱他的那个作为挡箭牌,反倒两个大人双方意见不一而发生矛盾。当孩子出现顶嘴胡闹时,大家都应该不要理睬他,让他冷静下来后再给他教育。
3、孩子顶嘴父母时,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处理: 沟通交流。父母可以先停下手中的事情,关注孩子的情绪和需要,用耐心的语言进行交流,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给予积极回应。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例如“好的,我会倾听你的想法。”“你这样想很有道理。
4、合理申辩。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孩子顶嘴不妨听一听,要允许孩子申辩,鼓励孩子申辩,并教会孩子合理申辩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孩子敢于讲出事实的真相,充分说明自己做事的理由和根据,这也是一种锻炼,让孩子从困境当中走出来。
5、保持冷静 家长不必忍受孩子无礼的行为,但自己必须谨慎对待孩子。表现得太宽容,会让孩子肆无忌惮,有可能让孩子作出更恶劣的行为;表现得过于强势,又会让孩子觉得委屈和受挫,更加阻碍亲子间的沟通。
1、我国的公安大学专家李玫瑾拥有自己独有的 育儿 观念,她认为,就算父母再忙,这3个生日也要给孩子过,不仅会给孩子未来指引方向,还会帮助孩子成长。李玫瑾老师说的3个生日分别是14岁、16岁、18岁。
2、李玫瑾建议,即使工作再忙,父母也应尽量陪孩子过这三个生日:14岁、16岁和18岁。这三个生日是孩子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他们在这几个阶段会面临许多奇怪的、不成熟的问题,身体或情绪上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3、我们希望,即使是公务缠身,一刻不得闲的父母也请别错过孩子的这三个生日:分别是14岁生日,16岁生日和18岁生日。
4、其实过农历生日或者阳历生日都是一种仪式感。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指出,这三个生日是最应该庆祝的,父母也应该向孩子解释具体的意义。首先是孩子14岁生日。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多都进入了仇富期。
5、给孩子过生日可以增加孩子的幸福感 如果孩子生日的时候,父母没有给孩子过生日,觉得孩子的生日没必要过。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幸福感会很低,甚至还会因此而变得自卑、形成低自尊。 孩子也是需要过生日的,但孩子过生日的时候,不用过于铺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