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升初投档是指学生在小学阶段完成必修课程学习后,参加中考的入学申请。在投档时,学生需要按照自己的成绩和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学校也会按照一定的录取规则来进行筛选和录取。这一投档机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也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学习生涯。
2、若直升人数超过本校初中核定招生计划,在本校自愿直升的小学毕业生中实行电脑随机录取。若直升人数少于本校初中核定招生计划,其空余学位实行网上报名,电脑随机录取。民办一贯制学校学生若自愿直升本校初中部,应于6月10-11日通过“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申请参加直升。
3、小升初滑档是什么意思:滑档就是考生的成绩没有达到所填理想学校的要求,被所填报学校拒之门外。高考滑档 高考滑档是指由于志愿填报不当,本该读一批次学校的学生只能降级读二批次的情况。
1、深圳2022年小学升初中,学生需满足以下入学条件:户籍在深圳,父母双方需缴纳社保,房产需位于学校范围内且未绑定学位,需持有义务教育证及体检合格证。进入2021年深圳初中入学阶段,入学条件同样严格: 深圳市户籍的儿童是基本要求之一。
2、点招的实施需满足特定条件:首先,考生必须填报被点招院校为第一志愿;其次,如果已被其他学校录取,但有退档可能,考生才有资格;分数方面,一般要求在省控线上,或者与拟录取院校和专业的投档线非常接近,甚至在部分情况下,低于省控线5分也是可能的。
3、未在户籍所在片区小学就读的学生,如申请升入户籍所在片区初中,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受理、审核,统筹安排就学。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规范办理入学手续。
4、点招条件:不是说任何分数都可以点招的,条件不符合,花再多的钱也不行。(1)必须填报拟录取院扒枝滚校志愿。(2)未被其他院校录取;或被其他院校录取,有能力可以退档的。(3)考生成绩必须在省控线上,和拟录取院校(专业)的投档线接近或等于省控线,苏北部分或省外高校可低于省控线下5分。
1、我孩子今年是初中新生.06年时,所谓的投档到玄外没有以下三个条件之一是拒收的,六年级在区级汇考中全校前三名,获得区级以上竞赛二等奖项以上,区三好。收了档后就可以参加他的考试,通过了自然就上了,不过玄外的赞助费是免不了的,根据孩子成绩的好坏而定,最低2万5。
2、题主想问的是南京小升初择校考看几年级成绩?大多学校看4-6年级;特殊学校:树人看5-6年级,玄外看3-6年级。【择校条件】先天条件“名小”学生:年级排名优秀,冲刺南外、树人;排名中上,锁定二梯队。
3、允许优录。根据查询南京玄外政策官网显示,2022年南京玄外政策允许优录优录”的字面意思是择优录取。在小升初的升学中所谓的“优录”范围稍微广一些。
4、分。根据查询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官网得知,这里的小升初录取分数线是300分每年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它简称玄武外校或玄外,成立于1996年5月18日,是南京市知名的民办学校。
1、由本区教育局划定的指标生投档控制线为:江浦高级中学、六合高级中学、六合实验高级中学564分,江宁高级中学、秦淮中学、临江高级中学、天印高级中学565分,溧水高级中学583分,高淳高级中学563分。投档分相同时,需按排序规则录取。
2、年小升初各校录取分数线为:240分到260分。按照往年小升初的录取分线,都是在240分到260分之间徘徊,2023年没有特殊情况也是在240分到260分。小升初是小学生升入初中的简称。小升初入学考试与初中升高中的中考、高中升大学的高考并列为中小学生的三大考试。
3、分。南京小升初分数线一般是总分255分以上,语文60分以上,数学50分以上,外语40分以上。南京小升初234分择校。2022年南京小学六年级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234分。
4、分。南京一中实验小升初录取分数线是207分,是一个比较高的分数线。
1、不需要。民办一贯制学校小学毕业生可自愿直升本校初中部。若直升人数超过本校初中核定招生计划,在本校自愿直升的小学毕业生中实行电脑随机录取。若直升人数少于本校初中核定招生计划,其空余学位实行网上报名,电脑随机录取。
2、小升初投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孩子未来进入哪所学校就读,甚至影响到今后升学和职业发展方向。因此,家长和学生在投档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提前了解学校的录取标准和招生政策,针对不同学校选择不同的报考方式和策略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录取的几率和成功的可能性。
3、不同地区对小升初报名的政策可能存在差异。有些地区可能只允许单志愿报名,而有些地区则允许多志愿报名。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对于报名顺序、投档方式等方面有具体要求。报名结果的处理 当学生同时报名了多所初中时,最终录取结果一般由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进行处理。
4、今年开始就只可以投一所了,50%摇号,具体细则还没有出来,这只是大致的方向。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