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向行业大牛请教,因为他们看得更高更远。再者,不管是考研还是先找工作,最终目的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为什么现在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呢,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还是觉得跨专业考研之后,会有100%的把握找到好工作。而且有些能力上的不足,通过考研并不能得到解决,比如沟通。
选择跨专业考研的方向时,学生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职业目标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同时,也应该考虑自己是否愿意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一个全新的领域。此外,有些学校可能对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有特定的要求或限制,因此在申请之前,最好详细了解目标学校的具体要求和课程设置。
如果要从就业技搜索能获得来看,这个专业比较好的当属校企共建类型的,该校与在高等教育专业共建领域颇有名气的慧科教育合作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接地气儿,实践类课程很多,对想从事交互设计类职业的学生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最好能从5-2年开始准备,如果你找对了艺术留学机构,一位甚至多位专业老师对你从0打造,引导和配合好的话,在之后准备作品集会事半功倍。题后话:美行思远国际艺术教育老师提示各位蠢蠢欲动的小伙伴,跨专业艺术留学,等同跨出那一步。
香港理工很好 但是很难考,大陆是江南大学的交互设计 最出名 ,清华是信息设计专业了 我觉得还好吧 去年的国际交互会议是在清华举办的,可能有一些资源吧,中山大学貌似也不错,还有就是浙大也不错。
如果你对这个专业感兴趣,需要关注的是,中国地质大学的交互设计考研不仅考验基础理论知识,更看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备考时,不仅需要扎实的学术准备,还需关注推免流程,提前规划。总的来说,虽然竞争大,但只要有充分的准备,成功录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武汉理工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大学,不仅在“211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由教育部与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共建。其艺术与设计学院自1987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打造行业特色”和“学科交叉协同”的发展策略。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原为无锡轻工大学设计学院,始建于1960年,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和全国最早成立设计艺术学科的高校之一,江南大学交互设计考研报录比在1:15。
交互设计考研属于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设计学、艺术设计专业和设计创意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22考研北邮交互设计考四门:外语、政治、专业理论,专业创作 研究方向: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 主要研究包括:信息可视化方法、交互设计理论和模式、交互体验评价、交互新产品开发等。
属于计算机专业。交互设计考研属于计算机专业。因为交互设计确切的说是平面设计这个模块里面的内容,而平面设计在专业里面是没有独立的专业,是划分到计算机在专业里面的,主要是用于网页上页面与页面之间的相互操作等扥个,毕业以后的工作就业前景也是比较可观的,是去大型的科技公司工作。
ui设计研究生考有一个考研专业交互多媒体设计,计算机类别下的2级目录,还有就是艺术类相关设计专业,属于设计学下设研究方向。绘画好不一定UI能学好。用户对产品的感知过程(视觉、听觉、触觉、感受、认知等),不仅是视觉范畴,也包含通过五觉等 传导的结果以及所有与用户之间的交互。
艺术类考研分两大类:造型类和设计类。设计类有: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交互设计、服装设计等 造型类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插画、水彩等。每年9月底预报名,10月底确认报名,官网会出来报名通道。
工业设计专业考研方向丰富多样,具体包括: 产品设计:涉及手机、音响等小型工业产品设计以及车、轮船、飞机、飞行器等复杂产品设计。部分院校可能将某种特定产品设计作为一个单独方向。
设计学(1305):130500设计学、1305L1设计艺术学、1305Z1设计艺术学、1305J1信息艺术设计、130501视觉传达设计研究、130502工业设计研究、130503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研究、130504公共空间艺术研究、130505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1、从近几年的报名情况来看,考生多集中于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法律、企业管理、金融、通信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待遇高、需求大,但社会需求量较前几年明显“缩水”。一些以往不太引人注目的专业,如信用管理专业、资产评估专业等,却悄悄地“火”了起来,社会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
2、图书馆和信息研究硕士(MLIS),这是管理领域的专业学位。为了创新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在2010年特别设立了图书情报硕士学位。这几年已经极大的满足了新形势下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
3、因为院校新开的专业,所以有较少的人知道,那么,就会有相对较少人选择报考这个专业,人少,竞争压力就小,容易考。有的时候,报考人数还没有招生人数多,需要大量调剂。新开设的专业,有些政策不够完善,处于试运营阶段,各项要求条件会比较宽松,比一些老专业相对来说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