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去研究往年考试题和模考题,基本每年考察的方向和题型就那么几类,然后就按着考试方向去复习和攻克,记住一点,难题的学习切忌图快,要学会学懂,一味追求速度而忽视效果是没有意义的。
2、我们之所以说数学成绩的分化,是看后面的压轴大题做没做对,是因为其实前面的选择填空题以及大题的前两道是偏基础型的,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其实都可以拿下。而后面的大题,就存在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就会缺乏信心,干脆直接放弃。
3、最大最小值:非一个解析式就能解决的,先观察,再枚举……函数:至今没有发现什么特好使的招数- - 如果让证明诸如x12x2就把他给你的数字代进去- - 一时总结不了太多,也不要没有题目就空谈解法- - 总之……多做做难题,有些规律自然会上手。你是哪的人,有能力的话看竞赛题吧。
4、压轴题一般都由3个小题组成。第(1)题容易上手;第(2)题稍难,一般还是属于常规题型;第(3)题较难,能力要求较高,但是控制压轴题的难度已成为各届命题组的共识,“起点低,坡度缓,尾巴略翘”是压轴题的一大特色,基本上不会太偏太难。
5、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就像翻译机的工作原理,要把纯文字语言转换成我们所理解的数学模型。首先要仔细的读题,标注出重点词,分清已知和求证。比如讲题目中的要求改写成“如果在等腰三角形中,做出两底角的角平分线,那么可以推出这两条角平分线长度相等”。
6、一道中考数学压轴题解不出来,不等于“一点不懂、一点不会”,要将整道题目解题思路转化为得分点。如中考数学压轴题一般在大题下都有两至三个小题,难易程度是第1小题较易,大部学生都能拿到分数;第2小题中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3题偏难,不过往往建立在2两小题的基础之上。
1、若C为顶点,设CD=X。则BD=12-X,由角平分线定理,可得,5/13=X/12-X,得到,CD=X=10/3 若A为顶点,同理可以得到。
2、若I是△ABC的内心,AI延长线交△ABC外接圆于D,则有DI=DB=DC,即D为△BCI的外心。r=S/p(S表示三角形面积)证明:S△ABC=S△OAB+S△OAC+S△OBC=(cr+br+ar)/2=rp, 即得结论。△ABC中,∠C=90°,r=(a+b-c)/2。
3、解:过D作DG∥BC交AE于G,则DG/CE=AD/AC=3/4,∵BE:CE=1:2,∴SΔABE=1/3SΔABC=20,DG/BE=2×(DG/CE)=3/2,∴DF/BF=DG/BE=3/2,∴SΔADF=3/5SΔABD =3/5×3/4SΔABC =9/20×60 =27,∴S四边形=SΔABC-SΔABE-SΔADF =60-20-27 =13。
1、另外,“开放题”、“探索题”、 “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些中考题大部分来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同,但题型新颖,背景复杂,文字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应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以便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2、明确答案:初中数学几何题做不好,可以通过提高空间想象力、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多做练习和寻求帮助等方式来改善。详细解释: 提高空间想象力:几何题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空间想象力。可以通过使用实物、模型或三维图形软件来辅助理解,增强对空间形态的认知,从而更直观地理解几何问题。
3、第三部分是图形运动过程中的计算说理问题 第四部分是图形的平移,翻折与旋转 这本书题目很多啊,你可以选择性的做。你很快就会发现很多题目都是大同小异的,中考数学,题目相对容易,大多数同学的分数都比较高,所谓的区分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后的压轴题。
4、掌握预习学习方法,培养数学自学能力 预习就是在课前学习课本新知识的学习方法,要学好初中数学,首先要学会预习数学新知识,因为预习是听好课,掌握好课堂知识的先决条件,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数学的预习主要是看数学书,这需要我们既要动脑思考,还要动手练习。
1、由著名作者黄东坡撰写的《数学培优竞赛新方法》是一本专为九年级学生设计的数学竞赛指导书籍。该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7月1日出版,历经多次修订,第四版于同年10月1日印刷发行。全书共计228页,采用胶版纸印刷,为平装版,便于携带和阅读。
2、黄东坡老师,数学教育学硕士、国家级骨干教师,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 ,《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数学培优竞赛新帮手》、《数学培优竞赛新方法》主编。
3、黄东坡老师,一位拥有数学教育学硕士学历的教育专家,他身兼国家级骨干教师及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的多重身份。他的学术著作丰富,其中包括了《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数学培优竞赛新帮手》以及备受瞩目的《数学培优竞赛新方法》。这些著作由他亲自担任主编,充分体现了他在数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新初中数学培优竞赛自主测试卷:7年级(分类卷+综合卷)》详细描述如下:自2008年7月湖北教育出版社发行的《新初中数学培优竞赛分类题典》以来,一直深受学生和教师们的欢迎,作为数学竞赛的优秀学习资源。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根据读者的建议,特别编撰了这套《新初中数学培优竞赛自主测试卷》。
这是一本专为7年级学生设计的图书,名为《数学竞赛培优测试》,由享有盛誉的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于2007年5月1日首次发行,作为其第一版面世。该书采用16开的开本设计,每一页都充满了精心编排的内容,共计175页,旨在帮助学生们提升数学竞赛的技能和知识。
《初中数学培优阶梯训练:7年级(适用人教版)》是一本专为初中生设计的教材,其内容难度定位在稍高于中考水平,与数奥的中等难度相当。它以新课标和新中考说明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竞赛大纲中深化和拓展的知识点为基础,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探究创新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