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

时间:2024-10-26

小学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名字

1、课程名称:《童心乐语》 课程目标: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参与四大主题活动:“乐自知”、“乐交往”、“乐学习”、“乐成长”,针对低年段小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正确引导。 心理健康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正常的智力、情绪、行为和人际关系。

2、美术: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音乐:学习歌唱、乐器演奏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素养。 舞蹈:学习基本舞蹈技能和舞蹈文化,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体育类课程 田径:通过跑步、跳跃、投掷等活动锻炼学生的体能。

3、目前应该是多数中小学都有开设心理 健康 课,这也是教学对要求吧,但是具体怎么上课,可能各有不同,在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考核目标的形式下,心理 健康 课可能会被列为副科,不是太重视。而如今心理 健康 问题已经很明显地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了,应该是足以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了,就看其作不作为了。

4、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例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较研究》(肖婵,2005)、《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评述》(张冲、孟万金,2006)、《中美两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禹瑛,2005)等。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5、传承书法文化。生活技能类课程包括生活常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常识课程教授日常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如安全知识、生活自理能力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综上所述,这些校本课程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6、国家教育部部长王湛在考察新课程实施情况时,特意造访该校,对学校的课改成就和教师们的创新精神给予了高度肯定。此外,该校还积极参与地方课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校本课程《创造活动》的编写工作,显示了其在课程建设上的全面投入和贡献。

中小学班主任怎样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教学环境中的光线、温度、空气、声音、颜色和气味等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适宜的光线强度,淡绿色或浅蓝色的墙壁,新鲜空气以及适宜的温度、声音等都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发展健康个性的有效因素。课外、校外活动环境 班主任要注意安排好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

做为班主任,想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应该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比如可以先读一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这是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

明明是为了他好啊!真不理解,上课就是不听,我看真是不想学了。听起来的这一切,表面上好象是跟学习有关,其实也反应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心理健康教案

1、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2、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1】 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学习和休息之间的关系。 学生明确应该怎样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 养成一个好的生活学习作息制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在学校里有规律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且这些活动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特点、培养自己的注意能力。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讲,教师讲相同的内容,为什么学习的效果不一样呢?这除了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还与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有关。

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方案

1、学校统一制作和发放《河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展板》,宣传周期间全程在学院学生活动区域布展,集中进行心理健康常识的宣传教育。 2彩虹手册进宿舍 学院统一发放《河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彩虹手册》给各年级负责人,由各年纪负责人发给各个寝室长,以宿舍为单位开展相关的团队学习活动。

2、心理健康教学设计方案篇1 【活动理念】本设计方案的核心理念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积极的参与氛围,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以实现兴趣的提高、思维的扩展和智能的发展。

3、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策划方案篇1 指导思想: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我校以“阳光心灵,快乐成长”为主题,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小学心理健康优秀教案三篇

1、小学心理健康课教育教案篇1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广泛的兴趣。教学准备 字谜答案 扇形的小苹果找座位图 四组数学口算机 录音机 配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故事。

2、心理健康教案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运用自己独特的 方法 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 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动脑、主动思维的好习惯,体验思索的乐趣。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教学重点: 使学生发现和认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培养和养成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