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专业考研和就业问题

时间:2024-11-11

文章摘要:

有关考研考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问题

1、第四个问题:一级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对应的二级学科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和军事预防医学这几个方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专长选择。

2、说实话,这个的看导师,要不要一般都是他说的算。你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话,至少不会优先考虑的。另外,记得以前中大的这个专业是要考流行病,卫生学,医学统计学,营养学,如果你能搞的定这些,尤其是统计学的知识,确实没那么容易。

3、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考试科目如下:(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6西医综合或353卫生综合 复试专业课:F510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参考资料如下(官方提供):353卫生综合 (包含流行病、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内容)。

4、就业不是很好。考试的内容是预防医学课程。跨度真的很大,除非你考的非常高,否则复试很容易刷掉你的。

5、这个专业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食品类的方向,院校大概是各种农业大学,像楼上提到的那些,包括江南大学和华南理工也是偏向食品,以后的发展还是在食品行业;另一个是预防医学方向,院校么,基本大的专业医科学校的公共卫生学院都有这个专业,这个后面的发展偏向于疾控中心,卫生监察这类。

6、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大部分学校属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类专业,如果你本科是食品类工科,这就意味着你需要跨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大致为: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一些研究机构如中国疾控中心的营养与健康所,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医学营养专业考研方向分析

1、研究方向 (1)法医遗学;(2)法医病理学;(3)医事法学;(4)法医临床学;(5)法律与心理健康;(6)司法精神;(7)法医毒物分析。

2、专科医学营养考研可选专业多样,涵盖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及医学等五大类,共计25个专业。教育学类中,可选运动人体科学(1个专业)。在理学类领域,涉及6个专业,包括运动人体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海洋生物学与水生生物学。

3、营养学考研相关专业一般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毒理学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药理学专业等等。学科主要分布在医学和理学两个门类上。卫生毒理学专业,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外源物的有害作用。

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侧重于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研究如何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预防疾病。 **卫生毒理学**:研究化学物质、药物等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如何通过营养调控减少有害物质的毒性。 **药理学**:探索药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尤其是与营养补充剂和药物治疗的相互作用。

5、营养学考研时,跨专业申请是被接受的。选择营养学考研方向时,你可以从五个主要类别中挑选,包括04教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以及10医学。每个类别都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角度和实践机会,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营养学的各个方面。

临床营养学好就业吗?工资待遇如何?

1、目前来说在医学营养专业这块的毕业生的待遇也是很不错的,据很多的数据统计表明,医学营养学的毕业生基本的工资待遇都是在4000以上,专科毕业生的薪资待遇在4300元以上,工作经验积累后的待遇在6000以上,本科生的薪资待遇基本上在5000以上,两年工作经验后的待遇在7000元的样子。

2、医学营养专业就业方向其实也是挺多的,医学营养专业能胜任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各级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和各类餐饮业及食品加工流通企业、学校、幼儿园、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从事膳食营养的评价、管理和指导工作,以及营养食品教学、科研、食品卫生监督和检测、营养咨询等就业方向的工作。

3、医学营养专业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最近几年医学营养专业发展十分的快速,人们对于营养的看重也是不断的上升,而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孕妇的营养问题以及病人的营养问题都是平时很重要的一些领域,现在很多的医院都开设了这个岗位,在一些一线城市以及省会城市的医院里面这个岗位的需求也是比较旺盛的。

4、医学营养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能胜任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各级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和各类餐饮业及食品加工流通企业、学校、幼儿园、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从事膳食营养的评价等工作。医学营养专业的就业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膳食模式及疾病谱的转变,营养不均衡已经成为影响健康的突出问题之一。

5、大量护理医学专业人才因工作需求转向营养学领域。每年从医科大学毕业的营养专业人才不足百人,而一些较小的医科大学在营养专业方面缺乏师资,甚至根本没有开设相关专业。全国大学中开设营养系的屈指可数,高校培养的营养师数量有限,服务对象多限于医院里内分泌、呼吸等重症病患者,营养师行业存在巨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