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培养一个人有深切敏锐,活跃的洞察力,丰富多彩的 想象力 和美丽富有生命力的语言艺术,让他们有意识地反复揣摩手中所得的资料,多方位、多视角地观察分析,挖掘资料的内在关系和意义,然后等着豁然开朗的那一刻,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撑起整个天空。
因此,大学生除了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外,还应当参加各类有益身心的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集邮、摄影、绘画、旅游、社会实践等;要培养广泛兴趣,使生活充满欢乐,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丰富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个性、陶冶情操,就一定能告别嫉妒心理,与同学一起携手并进,共谋发展。
总之,加强艺术教育,创造美的氛围,不但能有力的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活跃了学生文化生活,丰富了学生的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心理个性特长的发展,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精神境界,为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引导学生观察优秀作品,通过视觉引起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作用与他们的心灵,激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美工课的兴趣。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多欣赏美术教材中,各种书面材料,图片,课堂中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
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艺术教育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