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充分合作,才能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强调自我激励、自我探求和独立思考。3家园合作有助于家长教育素质的增强 幼儿园与家庭开展合作活动,是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需要。
家园合作是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这方面,家园双方应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家庭、社会的教育能够优势互补,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让幼儿从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速交的人际交系出发,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力量,统整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关健词: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
增强家园联系。家园联系册联系册记录孩子在园的表现,如近阶段取得的进步和需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记录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现,家园合作,使孩子进步更快!家校通。利用家校通,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的内容,在园的表现,幼儿园的活动、通知,需要配合的事项。家访电访。
一)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在家庭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意之中成了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因此,要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仅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我们还重视家长工作、让家长明白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家园合作对幼儿的作用问题的提出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比较侧重理论,而家庭对幼儿的教育通常是在日程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家庭教育必不可少。
如何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幼儿在短时间内适应学校生活呢?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在幼儿园时期,生活是松散型的,他们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而进入小学后,学校的教育模式与幼儿园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更多的事情要求自己来完成,于是造成了孩子和家长诸多的不适应。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大教育资源,它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及习惯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