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中各课程模块的学时比例怎么计算

时间:2024-11-15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要求,设置基础英语课程和高级外语拓展类课程,开展大学英语的分级分层次教学。适当压缩学分,实施小班化教学,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及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具体方案见《福建师范大学大学英语课程分级分层次教学实施方案(试行)》(闽师教〔2016〕13号)。

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所有理论课、实验课每16学时1学分,课程学分数即为周学时数,总学时为学分数×16;体育课每32学时为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每2周(或累计2周)为1学分。全校所有经法管及人文、工程、艺术类专业的总学分为170学分,弹性幅度控制在±5学分以内。

以青岛大学为例,依据《青岛大学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课程学分的计算以该门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安排的学时数为主要依据。

每门课程学分的计算以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安排的学时数为主要依据。部分大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最低要求学分数,每学期必须如此,如果达不到,会得到成绩警告。

课程学分的计算原则上以计划学时数为标准,每16学时为1学分,即课程学分=课程计划学时数/16学分数出现小数时,按四舍五入原则取整数。少数课程学分经教务处同意、主管校长批准,可适当调整。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l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2)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语文:必修课程每周4学时,高二下学期需完成必修内容。选修部分包括限定选修模块和自主选修模块。 英语:同语文,每周4学时,高二下学期需完成必修内容。 数学:每周4学时,根据新课标选择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高二下学期完成必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