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大班幼儿的思维水平较小、中班幼儿也有提高,表现为虽然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却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他们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
大班孩子的思维特点一 : 模仿思维 有一个这样的 故事 :尼克和他的爸爸一起去探望祖母。火车上,尼克时时把脑袋伸出窗外。爸爸说:尼克,安静些!别把脑袋伸出窗外。但尼克仍然把脑袋伸出去。于是爸爸很快地拿掉了尼克的帽子,把它藏在身后,说:看,帽子被风吹掉了。
大班幼儿阶段,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显著增强,他们主动提问,渴望探索世界。行动能力与控制力的提升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独立,能完成更多的自理与劳动任务。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也逐步增强,能够与同伴一起完成任务。
3)属于直觉行动思维,他们只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感兴趣。对自己没有亲身经历的事物不感兴趣。(4)注意时间短,即使对感兴趣的事物也不能保持长时间的、稳定的注意。(5)只能关注事物表面的,浅显的,感性的特征。
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直观行动思维,借助动作进行思维。幼儿初期,即3岁左右,思维仍保留很大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于其自身的行动。身体发展迅速,动作协调。身体比较结实,活动量大,手的动作精细、准确和熟练,更能独自活动。
动作思维阶段 桌上放着一个苹果,宝宝矮小够不着,这时他发现旁边有凳子,于是把凳子搬过来,自己爬上去,成功地把苹果拿到手。儿童学会借助别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到三岁的儿童以动作思维为主,思维在动作中进行。
大班幼儿思维发展特点: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成人,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很多地方适当放手让孩子去做,有时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