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沟通:在家庭教育中,保持和孩子的沟通非常重要。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和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回应和指导。制定规划:疫情期间,孩子们的课程和学习计划可能受到影响,家长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安排好学习时间,确保孩子的学习不受影响。
规律作息,形成习惯。科学研究表明,养成一个习惯需要至少坚持21天,但是毁掉一个好习惯只需要3天。因此家长要接过学校的接力棒,继续当好孩子教育的引路人,鼓励和帮助孩子维持正常上学时的作息规律和学习状态。
和他一起娱乐。爱玩是天性,静默抗疫,父母和孩子有时间聚在一起,要玩一起玩。打打扑克,贴个纸条。下盘棋,让着点孩子,让他多赢几次,家长只需赢他个出其不意就够了,让他心服口服,撵着和你学习。爱跳舞的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做做运动,录个视频发个抖音。
长时间居家也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 防控疫情期间,最好的对策是大家尽可能居家生活,减少外出,尤其是不到人多的地方去。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关爱他人与社会。但是,这样的生活时间长了,许多成年人受不了,好动的孩子更难以忍受。
积极与老师隔空互动。虽然居家上网课无法达到现实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真实感,但家长仍可以引导孩子,把老师的隔屏提问、征询,当成是对自己的发问,鼓励孩子及时、大声地回答问题。当被老师点名的同学回答内容与自己不一样时,也要通过留言区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疫情之下,父母陪伴孩子的方法如下:选择话题,共同讨论。在衡量了疫情的发展现状和家庭的现有状态后,可以借助于“控制圈-影响圈-关注圈”的模型,在家里实行一条措施——尽量少讨论疫情。体验式家庭教育更有趣。例如:拼乐高、捉迷藏、做饼干、板凳小车、表演故事小剧场等各种游戏。
以自如地应对特殊时期的“特殊教育”。比如,是否遵守防疫规定,是否出门戴口罩,是否主动申报去过疫情城市或乘坐过什么交通工具,当需要支援防疫前线时是否毅然前往等等。当父母在做的时候,不要忘记背后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是孩子在观察和判断,而这是最为深刻的家庭影响。
我还与家长们分享了一些有趣的家庭活动,帮助他们创造一个愉快的家庭氛围。另外,我还提醒学生们关注身体健康,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除了工作,我也充实了自己。在疫情期间,我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参加了一些在线培训和研讨会,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水平。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家长要尽量多花时间与孩子互动,如一起玩游戏、读书、做家务等,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同时,家长也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