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

时间:2025-01-05

【2024高考作文】分论点的逻辑框架(极简素材篇)

第一步:明确核心概念。以题目“退出朋友圈,卸载社交视频软件...这使人们离这个世界更远了还是更近了”为例,界定“世界”为核心概念,理解为现实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实体。随后围绕此概念构建分论点。第二步:直观肯定。

第一篇: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也可以称之为杂感。这篇作文由梁思成故居被拆引出观点“留一点空间”。接着从城市建设和农村城镇化两个方面分析为历史遗迹和生活记忆留一点空间的意义和价值,叙议结合,感情实在,态度鲜明,最后顺势作结,结尾略为直白。全文思路清晰,情理交融。

人民日报作文素材2024高考版

适用主题:少年奋斗 开头:少年本该意气风发,挥剑饮马不负韶华。却常常安于现状,以淡泊名利为借口,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但深掩于强装镇定的背后,其实是一生无可所依的碌碌无为。结尾:这世界美好如斯,而我仍然年轻。大好光阴等着我去一步步完成我的夙愿,饱满我的灵魂,丰富我的阅历。

适用主题:奋斗 真相不是一块橡皮泥,可以随意揉捏;事实不是一张空白纸,可以自由裁剪。适用主题:真相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适用主题:青春、奋斗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青史如镜,照见了过去的岁月;初心如炬,照亮了复兴的道路。——人民日报 广袤的神州大地上,狂澜待挽;浩瀚的华夏之中,砥柱谁属?——人民日报 群山之中必有主峰,大船之上必有掌舵人。

年的高考作文预测题以“奥运更开放”为主题,强调了开放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开放如同滔滔江河,不仅塑造了历史的辉煌,也引领着当今社会的进步。正如《人民日报》的观点,中国的大门始终向世界敞开,为全球合作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

《人民日报》的智慧金句,为考场作文增添力量:“赌书泼茶的雅趣,日常中的平淡。”—— 01句 “塞北的壮丽与江南的柔情,交织成生活的广阔。”—— 02句 “时间,宽容与向前,让过去成为历史,照亮前行的路。”—— 03句 “微光照耀,生活的力量,照亮人间。

(天津卷)2024年高考作文题新解

自我定义:破解“被定义”的枷锁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被定义”的困境。他人的评价、社会的期待,像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然而,真正的力量,来源于我们如何面对和破解这些“被定义”的标签,从而实现自我定义。不可否认,“被定义”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天津卷作文题的命题背景,与近年来国际舆论中对中国的负面定义不谋而合,凸显了面对国际舆论挑战时,中国青年应当如何以积极姿态应对,展现中国形象的深厚底蕴。

新课标II卷的作文题目是:“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永远朝向地球的一面。随着‘嫦娥四号’探月任务的成功,月背的神秘面纱被揭开;而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我们的目光又投向了遥远的深空。”这个题目要求学生从太空探索的角度出发,思考人类不断抵达未知领域的行为,并写一篇文章。

年天津高考作文题以个人、群体和国家如何面对他人的定义和自我定义为核心议题,强调了自我认知与塑造的重要性。

年高考作文题出炉 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2024新高考Ⅱ卷作文“抵达未知之境”简析及下水文分享

1、新高考Ⅱ卷作文“抵达未知之境”以“抵达”二字深深触动了语文侠客的心,成为最热血、最青春的高考题目。“抵达”这一词,如同指引航向的灯塔,引领人们在探索未知之境的旅途中,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