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东晋人。 《桃花源记》《饮酒》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使至塞上》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概述选段外的相关情节。(1)结合选段分析人物。(2)结合作品分析人物。结合选段或以外内容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1)根据文段情节并结合作品内容,探究作品的主题思想。(2)发表对作品的理解或感受。解题策略分类梳理、识记常识了解课文与推荐文学常识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回归教材阶段:初步拟定50课时,约5个周。本阶段以七九年级课本为根本立足点,这一环节是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主要抓住二大板块:(1)积累运用。以文学常识、课内诗文、书下注释、课后字词、书后名著导读和附录为基础,过好字音字形、成语、标点符号、诗词、名著积累关。
1、“晴川历历“指的是古诗崔颢所写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句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2、018·山西)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6--7题。材料一阅读像搏斗。阅读的时候,读者与作者的争辩就像搏斗。我们极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材料二阅读像睡眠。
3、既说明了老师讲课的艺术性足以让学生愿意倾听,又指老师生病后“我”读,她倾听。用“我说,你听”作为题目,既点明了故事的内容和主题,又富有启示性,吸引读者继续读完全文。【我不知道你的阅读资料和我的阅读资料相不相同,但我把我的发在这里了。望采纳。谢谢。
4、《亮剑:中考试题分类全解·语文(新课标通用版)(2011新版)》这本教材详细涵盖了各类语文考试题目的解题技巧和指导。它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当其冲的是字音和字形的掌握,强调字义的正确理解和辨析。接着是音、形、义的综合训练,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感知能力。
5、衣锦坊的郑氏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所称道。上联:春暖华堂人衣锦 下联: (只填序号)A.管竹琴弦乐齐鸣 B.婉转莺歌凌紫烟 C.千秋雅调遥相闻 D.月明水榭客听歌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补写对联。
钢琴、小提琴、中提琴、笛子、古筝、大提琴、手风琴和美术等乐器是2023年中考的加分项目。 芭蕾舞虽然是一种艺术形式,但在中考乐器加分项中通常不被列入。 不同地区的中考加分政策可能有所不同,一些地方可能不包含所有上述乐器。
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特长,在中考中都有可能获得加分。这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够通过艺术表现展示出独特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拥有乐器演奏、舞蹈表演、绘画等专业技能的证书或参与相关活动的获奖经历等,都有助于获得加分。体育特长 体育特长生是中学阶段重要的招生群体之一。
具体来说,中考的加分政策因地区而异,但通常涵盖一些艺术类和体育类的特长。例如,音乐类的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手风琴等,以及美术类的国画、素描、彩画等,都是可能获得加分的项目。但是,这些特长通常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如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或获得相关荣誉,才能享受加分政策。
1、第二学期学校的工作计划 篇1 工作目标 根据学校迎接三年规划督导和创建上海市和谐校园,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工作任务和有关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继续推进“成长教育”理念下德育课程建设工作,完善顶层设计,形成科学、系统、规范和相对稳定的教育体系。
2、学校工作计划篇1 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
3、小学学校的工作计划 篇1 指导思想: 以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学校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在学科中落实两纲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培训与实践,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构建和谐、快乐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为确保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平安校园”建设。以下为具体工作计划:强化安全意识与责任落实 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责任重大。安全工作须警钟长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5、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常乐镇)。1926年8月24日,张謇在南通病逝,享年73岁。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
张謇(1853-1926),小名长泰,字季直,号啬庵,海门常乐镇人。从小天资过人,13岁时能读《礼记》、《春秋》、《左传》,并能作“八韵诗”和八股文。一次,塾师宋蓬山举“人骑白马门前去”嘱对, 张謇应以“我踏金鳖海上来”。清同治七年(1868),开始入科举考场。
张謇 (1853-1926),清末民初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人。http://baike.baidu.com/view/6229htm 张骞 (?~前114),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