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母亲玻琳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音乐,在爱因斯坦六岁时就教他拉小提琴。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
因此,很少有人会有成为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的想法。其次,我国的科研环境并不尽如人意,缺乏像国外那样宽松和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中科院院士秦大河曾指出,一方面,科学家们过于关注论文的数量,而忽视了研究成果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
能够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很少,当然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在国内,科学家的收入远不如明星,这种不平等的收入差异导致了人们蜂拥而至的选择炒作走红来发财,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直接的影响是导致人们连当牛顿、爱因斯坦的想法都没有。
中国的确没有产生像牛顿、爱因斯坦式的的伟大的科学家,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产生这样的伟大科学家的环境没有成熟。我们知道在二战前期,德国作为欧洲的经济发展最为繁盛的国家,那里的学术气氛是非常浓郁的。在二战中,德国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许多新式武器,军师建立在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基础上的,例如U2火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