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我所设计的故事活动《活了100万次的猫》能让孩子们领悟幼儿文学作品中故事的内容并且能让孩子们大胆的猜想和幻想、续编故事后面的情节,让孩子们能感悟文学作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是一本关于生命和死亡的绘本,通过一只猫的视角,讲述了它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轮回,最终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珍重。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本书,可以通过以下谈话活动进行探讨:分享个人感受:请每个人分享一下看完这本书后的感受,这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每个人对书中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节课老师沿着发现爱,感受爱,理解爱三个大环节,多次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来引导同学们通过对文本图画的解读,继而引发孩子们对自由、爱、生死进行思考。课堂教授的环节非常的清晰。老师非常善于去鼓励孩子。
今天我读了一本童话书,书的名字叫《活了100万次的猫》。在这本书里有一只,只喜欢自己不喜欢别人的猫。这只猫换了100万次主人都不喜欢。这只猫生了100万次,死了100万次都没动任何感情。所以他活着和死了都一样。甚至他活着还不如死了。
今天,我读完了《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它的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一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也就是说有一百万个人宠爱这只虎斑猫,因为活了一百万次,又死了一百万次,它已经看透了人生中的`生与死,十分讨厌养它并宠爱他的人。
今晚,我又读了《活了100万次的猫》,我非常感动,感动的要流泪了。特别是最后,当白猫死的时候,猫抱着白猫眼泪大滴大滴流下来,这是它第一次哭。从早上哭到晚上,又从晚上哭到早上,哭啊哭啊,哭了100万次。最后猫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在白猫身边。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走过无数生与死的轮回,却从不曾对任何人产生过真正的感情。在每个生命阶段,猫都会成为不同的主人的宠物,体验着被爱与被抛弃的循环,然而,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自我认同的缺失,让猫始终无法真正感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