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第一个是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
教师节的设立源于对教师工作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历史上,曾于1931年建立过教师节。那时,邰爽秋、程其保等教育家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倡议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的目标。
在巴西,教师节是10月15日。1917年9月,墨西哥联邦国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15日定为教师节,1918年5月15日,墨西哥庆祝了自己国家的第一个教师节。
9月10日——一个美丽的日子。这天阳光灿烂,碧云如洗,丹丹匆匆地背起书包去上学,她准备送给林老师一束美丽的鲜花。
1-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 “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许多年以后,我来到了故乡山东,有关西北的故事还常常会在我的梦中出现,每年教师节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许多年以前蜷缩在中学门口那两个衣衫单薄状如乞丐的两个普通老师,大王老师那瘦弱的身体、小王老师那双怯怯的眼睛还会闪现在我的面前,但是从此却就再也没有了有关他们的消息。
故事一:一束鲜花的温情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即将到来,学生们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纷纷准备礼物。其中,小明选择了一束鲜花。这束鲜花背后有一个故事:多年前,小明成绩不佳,是老师耐心的辅导和鼓励让他重拾信心。这束鲜花,是对老师不懈教诲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