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进入学校,他们更关注社交、更在意朋友和他人对自己的认可;10—11岁:到了这个年龄,他们开始关注一些人生中的“大问题“,快乐、情感、人生,等等。遵循着这条时间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孩子心理成长的时间线。
“知道自己会死去,这会使你意识到必须利用好生命中的每一刻。这便赋予了生命意义。”——《拉鲁斯儿童心理小百科》,卡琳·西蒙妮著。当孩子问人为什么会死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有关的绘本,比如《活了100万次的猫》,这只猫100万年也不会死,其实他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
进入第四章《1到3岁的孩子》,您将学习如何引导和教育这个阶段的活泼好动的幼儿,从日常行为到心理发展,都有详尽的阐述。五至六章,我们关注的是儿童的成长阶段,第五章《3到10岁的儿童》涵盖学龄前教育,第六章《青少年时期》则探讨青少年的身心变化和教育引导策略。
“父母责骂你,会让你的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通常情况下,你会记住这种情绪,这可以帮助你避免重蹈覆辙,因为你不想再有这种不好的感受。”——《拉鲁斯儿童心理小百科》,卡琳·西蒙妮著。孩子总会有让父母生气的时候,父母生气有时是在提醒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
孩子哭闹的时候,正是教他认识情绪和管理情绪的最佳时机。
欣赏不了我的美 柒 自信,就是当别人表扬你夸奖你的时候你会大方的接受别人的肯定 因为他人的肯定和鼓励 会让自己更加努力充满前进的动力 卡林西蒙妮在《拉鲁斯儿童心理小百科》中写道:自信就像一座城堡,是你一点一点建造起来的。这需要花些时间,甚至可能需要花费一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