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支持:家庭成员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尽量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家长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学校关怀: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建立专门的辅导机制。
从心理着手,矫正他们扭曲的心理。“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这得从心理入手。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
首先,建立详尽的档案系统,确保每位留守儿童都有记录。这不仅包括他们的基本信息,还应涵盖家庭背景、学业成绩、身心健康等生命成长的各个方面。这样的档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为心理辅导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其次,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爱与关注。这是心理辅导工作的基础。
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多种多样。首先,提供情感支持至关重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关注和情感支持,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感受,确保他们感到被爱和被理解。其次,加强社交支持同样重要。帮助他们建立和维系良好的社交关系,包括与家庭成员、同学、老师和其他成年人的互动。
关心爱护 对那些小学生、低差生等弱势群体要关爱,对那些犯错误的学生以及留守儿童更要关爱。关爱是作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尤其需要教师无私的爱,关爱留守儿童是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的基础。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还应该严中有爱、严中有信、严而有度。
首先,心理上疏导。教师要先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做他们的朋友,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留意他们的生活细节,及时发现一些心理问题,正确辅导,尽量纠正,给予他们发自内心的关心、关怀。除了做知心朋友,我们还要给予他们父爱母爱。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法应全面覆盖家长、学校、老师和同学。比如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课程,帮助留守儿童解决问题;老师多进行家访,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相互交流。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联合家长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产生合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