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置一颗装着蜡烛的圣诞树。
每年的12月23日晚上,是平安夜。这时候小朋友们都在家做好了准备,有的家里还准备好了圣诞树。小朋友们把自己的希望得到的礼物写在愿望里,挂在圣诞树上。如果没有圣诞树的话,告诉爸爸妈妈也可以的。一个关于圣诞老人的故事…由于圣诞老人是神仙,所以这样他就知道了小朋友们想要什么礼物。
活动过程:圣诞节在哪里 请家长和幼儿在来园或回家的路上找一找、说一说圣诞节在哪里,并鼓励幼儿将找到的、听到的告诉同伴和老师。
镜头一:面对这样的教育契机,于是我扮演了圣诞老公公的角色,在幼儿园的大门口和孩子们打招呼,分发糖果。孩子们见了圣诞老人表现的各不一样:大班的孩子很兴奋,因为他们已经见过好几次圣诞老人了,而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这个是新鲜的,有的孩子表现的很惊讶,有的孩子很害羞。
于是我们先在幼儿园的大门口,扮成圣诞老人,迎接每个来园的孩子。并在随后的升旗仪式上介绍圣诞老人,让孩子更加了解什么是圣诞老人。刚开始小班的孩子们兴趣不是很高,但是通过老师语言激发的隐性引导下,他们会主动跟圣诞老人打招呼,还争着跟圣诞老人合影,乐此不彼。
因此,我认为,不要对孩子说“圣诞老人根本不存在”的话,这样可以保持孩子心中的美好、纯真与诗意。保持心中的一份美好。可以告诉孩子“鬼”是不存在的,因为“鬼”是邪恶的化身,告诉孩子“鬼”是不存在的,可以祛除孩子心中的心魔,赶走心中的阴影。
这种做法出现在中国,只能是教育的失败。有那么一部分人,生活在中国,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传统节日不过,也不好好传承,仅剩下过洋节。崇洋媚外的民族劣根性。应该让幼儿从小过传统节日,教育他们爱国爱家爱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