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2024-11-17

【答案】:A,B,E 计算机辅助教学出现在成熟时期,合作性研究是完善时期的成果。

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后天环境作用下,心理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它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发展”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发育”或“成长”。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发展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不可逆的变化。

【答案】:A、B、E 本题考查对教育心理学发展进程的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关于小学生情感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B.情感的性质不断深刻 C.情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D.高级的社会情感逐步发展起来 判断题 自习课时,老师不在教室,很多学生都在“乱吵乱闹”,就连平时比较遵守纪律的好学生也不例外,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解释为模仿。

【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且心理健康现在还很难定量分析。因此,C项正确。

【答案】:A、B、C 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稳定性,并且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个体的不同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A、B、C三项正确。

【答案】:A 本题考查心理发展的观点。埃里克森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人格发展的作用,认为人格发展会受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埃里克森在研究了几种文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情况后推断说,尽管不同文化中存在某些差异,但情感的发展变化及其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却遵循着相似的方式。

【条目1】:少年期是指112岁至115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成长的关键时期。【条目2】:在这一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表现为半成熟、半幼稚,他们追求独立,但仍然需要依赖他人,具备一定的自觉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幼稚的行为。

【答案】:B,C,D 学校社会工作注重学生与学校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以A项错误:从事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人员要具备专业社会工作的素养和从业资格,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则要具备心理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具有从事心理工作的职业资格,故E项错误。

【答案】:C 本题考查心理辅导概述。整体性发展原则认为心理辅导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状况,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C项说法错误,为正确选项。A项: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