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中渗透德育教育

时间:2024-11-17

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品德教育。音乐教育内容、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音乐教学中。传唱具有正能量的歌曲,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在学习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以往音乐课的学习评价中,教师往往让几个学生组成一组选唱一首歌曲,打上一个等级草草了事。这样不仅没有起到综合评价作用,更重要的是严重淡化了学习评价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第总体把握教材无论是哪个年级的音乐课,拿到教材后,首先必须了解其教学目标、方向及教育培养要求。其次是深入了解课程内容,弄清每个单元的主要目标、教学任务与活动内容。再看看每个单元中那些内容符合本地区和本班学生的实际,那些内容该取舍,那些内容需补充,那些内容有德育教育的价值等。

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在教学准备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的准备关键在对教材的分析,教师应当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的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如:《我们多么幸福》、《国旗国旗我爱你》、《爱我中华》等。

德育渗透在歌曲教学中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运用对音乐内容的表现,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通过对音乐技能的学习,发展幼儿社会化的情感。总之,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

增强德育意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师应当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如:《我们多么幸福》、《我的祖国》、《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党的关怀亲亲的哩》、《看龙船》等歌曲。

在教学手段中渗透德育教育 将音乐与相关的文化融合起来,把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音乐与历史、地理、体育的关系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来讲,会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音乐德育工作是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音乐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和爱国主义情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音乐教师需通过正面教育,利用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