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时间:2024-12-19

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线索和资源全方位地渗透德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人格得以完美。当教师把这种德育的“无痕”原则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也就真正达到了教学的教育性目标。

在美术欣赏中渗透德育意识。美术教材每册首课都是欣赏课,因此,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进行审美和道德评价,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 国 共 产 党,热爱艺术,热爱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在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欣赏课中渗透德育 (1)从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中提炼出爱国主义情操。许多欣赏作品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注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利于学生了解祖国丰富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优良的艺术传统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学生起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

”因此,通过欣赏课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美术课本中每一册都安排有欣赏课,欣赏课的内容包含很多,有中国的刺绣、剪纸、风筝、脸谱、年画等民间艺术欣赏,有中国的书法绘画、园林建筑的欣赏,还有西方绘画、雕塑、建筑欣赏等。

在美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种大趋势。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呢?我就个人的一些体会谈一点看法:营造情感氛围,优化导入艺术 成功的导语是美好的开端,能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兴趣,又在学生感受兴趣的同时接受思想教育。

在学校中,实施德育的途径很多,其中通过各学科教学使德育与教学相结合,用知识本身去吸引、教育、影响学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课以其自身的特点向我们证明在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德育。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作品的内容极其丰富,有国画、年画、油画、摄影、雕塑、剪纸、建筑、陶艺等等,每一课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我们应如何在这些内容中渗透德育呢?感受大自然的美从一幅幅反映大自然的作品中,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及力量。

绘画课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拓。“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充满想象,充满探索性与体验性”。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品德意识。

德育教育可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如主题班会报告会、参观访问、英模报告会等,但主渠道应是课堂教学,把德育工作寓于各种课堂教学之中,从点点滴滴做起,坚固青少年心中的防线,美术教学具有很好的条件,因为美术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形象性,文道统一,中外对比易于感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