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根据孩子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进行家庭教育

时间:2024-11-17

第一,懂得儿童的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第二,就会做到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第三,就会注意到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教育及儿童自身活动等复杂因素,使得儿童心理发展既具有一定年龄阶段的一般心理特征,又有个别差异。

努力的挖掘孩子的天赋,不能人云亦云,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了什么,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别人家的孩子,就一定也要让孩子参与其中。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身为父母,最关键是根据孩子不同的特性,发掘他独特的闪光点,找到最恰当的定位。

首先,我们来看看 第一种心理特征:喜欢模仿 。小孩子都是喜欢模仿的,而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模仿的过程。

1)过度“自我”。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像生活在舞台上,把周围人都视为观众,过度地注意自己的外表。如:高低、胖瘦、服装,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2)朋友“第一”。他们的交友范围开始缩小,一般是同性别的一至两个人。

家庭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不能仅靠说教、棍棒加斥责、物质和金钱安慰。家长应对孩子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其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性格类型、知识结构状况等,适时适度地进行教育。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行为,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对于孩子的错误,家长应宽宏大量,正确理解,有针对性地教育。

孩子的年龄、个性发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要求一致 这一原则是指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要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照统一的要求发展。

适度管教。家庭教育不能过于严厉,但也不能纵容。要根据孩子年龄与性格特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和管教手段。要严肃在原则问题上,宽容在个人癖好上。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而不是抑制孩子的性情天赋。所以,总之要以身作则,与孩子积极沟通,同时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引导与丰富的生活阅历。

而有的家庭夫妻不和,互相指责,经常吵架、赌气,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不仅“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还容易产生过分胆小、焦虑、冷漠、悲观、孤独、紧张等特征。可见,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有必要为孩子创设温馨的、和睦的家庭心理氛围;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样才能使孩子更有效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发展特长。也就是说,只有针对自己孩子的不同情 况、不同条件和不同个性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定向发展,这才是达到优化教育,使幼儿成才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