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影响着家庭教育的环境和实施效果。家庭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障碍。家校合作需要家长和学校保持沟通,充分了解留守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学校要积极联系留守儿童家长,与孩子教育进行协调沟通,共同推进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从学校来看,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健全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当认真担负起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促进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一方面表现为自私、任性、缺乏爱心、协作意识差,行为习惯差;另一方面又渴望关爱,渴望同情,渴望得到重视。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果想要衔接起来的话,那么老师在这个期间就要做出一些努力。首先老师可以选择和孩子的爸爸妈妈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当中老师也能够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现状。
教子无效: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不了解孩子,对莫名其妙的孩子感到无可奈何。由于这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和生计,自身学习的机会比较少,掌握的家教知识就十分匮乏,在教育子女方面由于知识的欠缺,就显得力不从心,感到无从下手。
学校和家长的沟通那么如果想要衔接校园教育和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那么就需要家长和学校老师的积极沟通了,这个时候,其实老师是不太容易找到家长的,因为家长毕竟在外务工,大部分的时间可能都花在工作上,然后能够照顾孩子的时间也不多。
争取家长的支持 留守儿童的最大障碍就是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