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至1894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以培养外语和军事技术人才为主,受外来因素影响。 1895年至1911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进入重要时期,以日本为模式,学习其高等教育理念和制度。 1912年至192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多元化,借鉴德国和美国的经验。
民国建立,中国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这时期注重的是观念的革新、文化的重构,强调并且突出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个人自由和个人价值的体现,最终是要培养具有“民主”和“科学”的新型人才。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如下:中国教育史,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汉代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清末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到了近现代,在教育制度上学过日本、德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向苏联学习过。
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突破保守力量的阻挠,成功创办了新式学校,开启了教育的革新之路。清政府在内外压力下,于1905年废除科举,推行新学制,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的彻底废除标志着教育方式的彻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