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奎琳画廊,成立于2006年的上海,旨在为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推荐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这一百年间的重要法国艺术家作品。艺术总监Philippe CINQUINI先生,出身于艺术史和古典考古专业,为画廊以学术研究为导向提供了必要条件与坚实后盾。
杰奎琳画廊致力于发现与推广不同风格与流派的法国艺术作品,尤其关注那些能反映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上半叶中法两国艺术渊源的创作。画廊将这类作品归类在主题版块中,旨在通过展示,增进观众对这一时期中法艺术交流的理解与欣赏。其中,有两个重要专题。首先,是“画中国”系列。
杰奎琳画廊在艺术领域持续展现其卓越与创新。自2009年起,该画廊积极参与北京艺术北京展览,每年都有新作亮相,展示其对艺术的独到理解与追求。从2009年到2012年,连续四年的参展,不仅展示了杰奎琳画廊与艺术家们深厚的合作关系,也体现了其在艺术市场中的稳定影响力。
本件拍品描绘的是毕加索的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妻子——杰奎琳·罗克。《灯下的女人》是毕加索艺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创作主题“阅读的女人”作品之一,也是毕加索晚期的一幅代表作,在画家漫长、多产且成功的绘画生涯中,它即承接了毕加索长期以来的偏爱的题材,又见证了画家全新的转变。
该画廊目前在纽约、伦敦和香港都拥有自己的空间。 李维表示,她在21岁时卖掉了她收藏的第一幅沃霍尔《玛丽莲(负片)》(如果你好奇的话)。
自1998年起,高邮中学与澳大利亚的汉密尔顿·亚历山德学院建立了深厚的校际交流关系。该校副校长杰奎琳·沙佑德女士曾两次访问我校,我校李仲明副校长也在1998年进行了回访,并签署了合作意向备忘录。
1944年9月,杰奎琳在康涅狄格州法明顿的薛平学校上学,她加入了戏剧和骑马俱乐部,还是学生报纸的漫画作者和编辑。1947年9月,入读瓦萨大学。1949年8月,杰奎琳转入法国的格勒诺布尔大学。1950年9月,转学至华盛顿大学,并在第二年的5月在该校获得法国文学的学士学位。
1917年12月3日,星期一,受邀嘉宾齐聚在贝尔特-韦尔画廊,参加莫迪里阿尼的这场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个展,艺术家时年33岁,展出的大概30幅作品包括了素描和油画。
“1967年,我在怀尔登斯坦画廊拍摄到杰奎琳。我跟踪她到她的公寓。一旦知道他们的住所,那就是你守候的地方。他们就像出洞的老鼠。” 那些日子,格拉拉被看成祸害、寄生虫(paparazzo,即“狗仔”,该词源于意大利语的mosquito,即“蚊子”)。但在格拉拉看来,他觉得自己一直被人们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