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千字文简介

时间:2024-11-17

千字文是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

中国书法千字文,由夏廷献先生所创作,旨在阐述书法历史及技巧,采用四言诗体,分为《序》和《正文》两部分。《序》部分仅有64字,概述书法历史及技巧,而《正文》则精准至1000字,全篇一韵,浑然天成。该作品对文字书法历史进行了概要描述,深入剖析了书法理论。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梁史》中说:“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

羲之的七世孙,他用30 年的时间,摹写了800 本真草《千字文》分赠浙东各 寺庙。智永的这一举动,既保存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又使《千字文》得到 了广泛的传播。智永之后,历代书法大师写《千字文》者比比皆是,著名的 有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