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公元五五七年——六四一年)唐代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貌寝陋,敏悟绝伦,读书即数行俱下,遂博贯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唐高祖武德中,累迁给事中。太宗贞观初,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卒年八十五。
龙开胜,生于1969年8月,籍贯湖南隆回,现为一名在职军官。他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书法专业本科班完成了学业,展现出深厚的书法造诣。
欧阳询,这位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的杰出人物,出生于公元557年,逝于641年,字信本。尽管外表并不出众,但他天赋异禀,阅读速度极快,因此广泛涉猎经史,积累了深厚的知识。在隋朝,他担任太常博士,后随着唐朝的兴起,官至太子率更令和弘文馆学士,封为渤海县男。
清代名士王杰,生于公元一七二五年,逝世于一八零五年,籍贯为陕西韩城。字伟人,号惺园,又别称为畏堂。在乾隆二十六年的科举考试中,他以第三名的成绩殿试进呈卷,令高宗印象深刻。皇帝不仅赞赏他的书法,因曾为尹继善缮写疏文而受过赞赏,还对其人品给予了极高评价,当即将其拔为状元。
《赵孟頫楷书千字文》是2010年齐鲁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魏秋芳、善清。本书收录了赵孟頫的楷书千字文,提高读者古典文学以及书法水平。《元史》本传称“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其书风道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艺术高峰。
书法家魏秋芳,女,1978年7月出生。现居湖北十堰。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天津市人士。魏秋芳自幼受父亲影响和教育,习练书法,先从欧阳询《九成官》入手,后以硬笔临习钟绍京《灵飞经》,行书兼学赵体。其字迹运笔流畅活泼,结体端庄严谨。
他与文征明、王宠并列为明朝中期书法的代表人物,共同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在文学上,祝允明同样有卓越成就,他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子”,他们的作品丰富了吴中地区的文化内涵。他的代表作包括《怀星堂集》、《前闻集》、《九朝野记》、《苏材小纂》等,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李倬《尚书销岩故实》记载梁武帝为教育子侄,命大臣殷铁石模次王羲之书碣碑石的字迹,又要求拓出互不重复的一千个字,以赐八王。1 本册为赵孟颛楷书《千字文》。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博学多才,精绘画,工书法。
他曾出版《王羲之钢笔字帖》等多部函授教材,以及《王羲之兰亭选帖》等字帖,他在书法领域享有盛誉,曾担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职务。费声骞,原名费声钱,1941年出生于浙江镇海,师从隶书大家任政,后成为沈尹默的关门弟子,专攻楷行。
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代皇帝,公元1082至1135年在位,河北琢县人,不仅在政治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艺术领域更是有着卓越的成就。他所创设的“瘦金书”体,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其对花鸟画的喜好,更形成了独特的“院体”,展现了一种盎然的富贵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