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8阶段顺口溜图表如下:婴儿期(0~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这八个阶段的图片分别是: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怯、主动与罪恶感、勤劳与劣等感、身份与角色的同一性、亲密关系与孤独感、对生活和工作的创造性、生命的终极意义。现在,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八张图片。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图表婴儿期(出生至18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并与人们建立联系。这通常是母亲与婴儿的关系最密切的阶段,此时婴儿需要渴望关注和关心的人陪伴。婴儿在这个阶段学会了基本的社交技巧,例如与人交流和依靠他人。
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图片首先,从理论层面来看,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是一种描述人类生命周期发展的模型。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在不同的年龄段经历着各种心理、生理以及社会问题,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发展和成长。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
埃里克森的八个阶段如下:婴儿前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婴儿后期(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幼儿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前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
埃里克森八阶段思维导图(Eriksons Eight Stages of Development)是一种描述人类发展阶段的理论模型,由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
婴儿期(0~5岁):此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建立信任感。婴儿开始认识人,并在父母响应其需求时建立起基本的信任。父母的及时响应和抚慰有助于培养婴儿的安全感和对世界的信任。这种信任感是形成乐观、自信的自我观念的基础。儿童期(5~3岁):此时期的关键词是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