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本土民族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

时间:2024-11-18

我们应努力挖掘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如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地方戏,观看地方运动会,了解运动项目,让幼儿用耳朵、眼睛等感官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受到良好的熏陶。 寓民族文化教育于亲子活动中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亲子互动: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来,比如一起制作传统美食、参加传统节日的家庭聚会等,这样可以加强家庭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承。环境布置:在幼儿园内部布置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装饰,如挂上中国结、对联、窗花等,营造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

利用社区环境,让幼儿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勤劳简朴的精神。如让幼儿参观民族博物馆,让幼儿了解以前的劳动工具 ,如舂、磨等。还可以带幼儿到红军村,听以前的老红军讲过去革命的故事,了解到以前的老一辈是多么的不易,体验到我们的百色精神。创设丰富的民族环境。

在环境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幼儿园的环境是一本无声的教科书,它通过幼儿的感官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将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环境中去,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使幼儿从另外一个角度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可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能与之亲近的传统文化环境氛围。

在一日生活之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园的各个生活环节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在每日的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触摸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加生活化。

孩子们在自己熟悉的民族文化中学习,产生了触动心灵和情感的巨大力量。这样,情感教育就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艺术的感染渗入儿童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志趣、文明的行为和民族的精神和气质。1 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对本土音乐的兴趣。

第一,利用经典滋润孩子们的心。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晨间、餐前的一些活动用诵读的方式开展学习经典诗词学习。适合幼儿的经典性文化读物,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还有一些简单的唐诗。不要以为孩子朗诵起来很枯燥,恰恰相反孩子们对这些朗朗上口的东西非常感兴趣。

避免将客家文化孤立于民族文化教育之外。其次,应体现生活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