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孩子在读,不是家长在读,所以要听从孩子的选择:如果孩子愿意选择走艺术的路,那么TA以后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如果孩子不愿意去学艺术,那么家长就不能强迫孩子接受,否则孩子学得痛苦,也难以学有所成。到时家长可就后悔莫及了。如果孩子不愿意去读艺术:家长要跟学校好好沟通。
对学校来说对于学校来说,他们想要提高自己的本科升学率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每个学校的升学都需要靠每一年的本科生学历来进行支撑。但是如果他们要选择让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去学艺术,提高他们的升学率,这样的做法就是不公平的。
如果从考学本科上线率来看,如果学习成绩一般,艺考确实能提升一部分本科录取率,但仅仅是多一点点而已。 我想说的更多的是从就业这个角度分析,本人06年参加高考美术艺考生,13年双非二本硕士毕业,目前在省属事业单位。
这就包括了传媒类艺考:编导,播音主持,表演;音乐艺考;舞蹈艺考;美术艺考等。其次如果要单纯学文化课高考比较实在的前提是学生能够学好文化课吧,如果实在学不好或者单靠文化课上不了好学校的话,学个艺术专业在高考时真的是挺有帮助的。
有些学生更是因为没有办法承担这样的打击最终出现了抑郁的现象。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频繁发生,这样的规定就有着很大的好处,如果能够有一些新颖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解决压力,那么就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也能够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毕竟现在为了能够考取更好的学校,很多的学生可能除了课堂之上的学习之外,在放假之后还会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通过补习班去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成绩。
如果这个学生的成绩太差,只能上个大专之类的学校,但是他在艺术方面也有自己的特长的话,那他如果成为艺术生,说不定还能考上一流的学校。但是如果这个学生成绩一般,努力努力还能考上本科,艺术方面又没有太突出的优势,他是可以拒绝班主任的建议的。
首先我的观点艺考并不是捷径。现在有很学生开始学艺术,走艺术这条路能上更好的大学,确实比苦学文化课轻松一点,但是轻松容易不代表它就是捷径,举个例子来解释。
艺术高考都是一样,你看到的是:学艺术可以以非常低的文化分考上到层级较为强的高校。你想不到的是:学艺术必须一定的经济实力、学艺术必须投入二倍的勤奋、学艺术可以选用的高校范畴更窄、学艺术可以了解的大学的专业越来越少、学艺术专业对口学生就业的几率更低。先讲说这经济实力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纳入考试科目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课业负担,城乡区别。这个想法是好的,可以促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对孩子进行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