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榜样:家长和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展现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限制不当媒体内容:监管孩子接触的媒体内容,减少过度崇洋媚外的影视、音乐、广告等的影响。鼓励创新和创造:支持孩子在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尝试,让他们看到本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其次,对孩子的教育,不要流于表面的告诉他,你该怎么做,而是让他自己领悟到自己要做什么。这个东西靠的是长期的培养,你一时半会儿想逆转这个局面是不太可能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告诉他,你想去留学,就证明给我们看,你有什么去留学的资本。而不是告诉他,你不能再国外生存。
所以,不崇洋媚外,我们一定要学习民族文化,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多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民生保障、科技教育、生态环境,还是文化软实力都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崇洋是对先进的推崇和追求。事实上,从洋务运动以来的一百多年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崇洋的过程。媚外,是对外国实力的自卑和惧怕。特别强调的是,崇洋者未必媚外,比如胡适、鲁迅等先贤,尽管提出“全盘西化”,却是伟大的爱国者。
教育孩子上,不要给他花太多的钱。花的是你的钱,损的是他的福报。很多人小时候很风光,到了长大了,就可怜了。把福报风光掉了。古人讲,要培养老来福报,年轻不要享受福报,把老年的福报都拿来享受。教育孩子,要懂得寻根。孝顺好父母了,孩子自然听话。顶撞父母,以后孩子就顶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