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薪级确定如下: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基本工资: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3100元;正科级3300元;副处级3600元;正处级4000元;副厅级4400元;正厅级5000元;副部级5500元;正部级6000元。
事业单位薪级工资如下所示:专业技术人员1150元—3810元;管理人员1150元—3770元;工人1130元—1640元。事业单位薪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170元—5795元工人150元—1855元。事业单位工资类型:基本工资(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薪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每月215元~6355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60元~7204元,工人由每月185~2047元分别提高到每月225元~2232元。管理岗位岗位分为10个等级 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自2022年起,事业单位薪级1级的工资由260元上调至335元,增加了75元;岗位十三级的工资从1510元上调至1585元,同样增加了75元。 薪级20级的工资从1126元增加至1283元,增长了157元;岗位十级的工资由1810元增至1940元,上升了130元。
事业单位薪级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薪级工资是由可计算工龄的在校时间和工作时间确定的。具体规定如下: 可计算工龄的在校时间指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的,从入学的那一年起计算工龄。例如,若学历为本科,则工龄从本科入学的那一年起算,再加上工作时间。 晋升岗位的时间也会影响薪级工资的档次。
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即为薪级工资档次,从表中找到该档工资额就是薪级工资。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请注意,具体的薪级工资计算方法和标准可能因单位而异,需要参照所在单位的薪资标准和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