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学生考研需提早准备。大四学期末即可参加考试,顺利者9月即入学。考研科目包括英语、政治与声曲式、中外音乐史,通常考试需两天。考试专业难度视研究方向和院校而异。声乐专业相对较为轻松。外语通常为音乐生弱项,考前应与研究生导师交流,类似高考专业加试。
艺术生考研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包括专业课、公共课、复试与作品集。专业课考试内容多样,美术专业的考生需准备绘画、雕塑、设计等知识,音乐专业的考生则需学习乐理、视唱练耳、乐器演奏等。
考研音乐学需要考哪些科目取决于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因为考试科目和要求往往不一样。多数学校的音乐学是考思想政治理论、英语音乐史、音乐概论或基础,也有一些学校考音乐作品分析。具体可以去研招网或报考学校官网查看专业目录,因为不同学校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不一样。
多数学校的音乐学考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英语音乐史、音乐概论或基础等四门科目。材料补充:音乐考研参考用书中国音乐史:孙继南主编的《中国音乐通史简编》、俞人豪主编的《音乐学概论》、刘再生编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汪毓和编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杨荫浏编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一般来说,音乐生考研需要参加两个科目的考试: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专业基础一般包括音乐史、音乐学、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和声学等,这些科目是被大多数院校认可的。而专业课程是针对不同的乐器和声乐设置的,如钢琴、小提琴、管弦乐、声乐、指挥等。
音乐学专业考研一般考四门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总分为500分。考研考试总分通常为500分,具体分配如下: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专业课150分。
音乐类考研科目涵盖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部分,总学分要求达到一定标准。其中,公共课程学分不得低于8分,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原理、艺术创作方法研究以及外语课程。专业课程学分则不得低于16分,分为核心课、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三类。核心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强化作品理解、表现与风格把握。
音乐学专业考研一般考4门科目,分别是思想政治、外语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满分为500分。
音乐艺术类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主要包括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以及设计艺术学等多个专业。其中,音乐专业是音乐艺术类研究生直接涉及的专业,而艺术学专业则是更为广泛的领域,涵盖了音乐艺术在内的诸多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