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中学阶段学制应该减两年,你怎么看?

时间:2024-11-19

一般的本科、研究生个人认为四五年就足够了。如果无法完成培养要求,应该是采用“学习+实践+学习”的模式,不可再学制一贯制!让学生参加工作几年后,再到学校学习一年二年!这样才更接近学习的本质,培养目标实现才更直接。对于部分特殊学科,或者培养目标比较高的专业,可以继续加长学习时间。

一直以来都有政协委员提倡缩短学制,讲中小学教育的12年缩短为10年,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也缩短两年,并且取消小升初和中考,让孩子在轻松舒适的环境里成长。首先缩短学制可以减少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以此减少家庭的压力和负担。

首先,缩短学制并不能有效的给中小学生减负,因为中考高考依然是选拔性考试,本来三年的课程缩短为两年,那无疑还是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学习负担,这点很多家长认同。再者,上述问题其实是教育问题衍生出来的社会问题,并不是教育问题本身。即使缩短学制,年轻人依然要面对高房价,年轻的压力丝毫不会减小。

过去为了减轻就业压力,延长了教育的时间。现在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减少教育时间。且不说这是不是好事,早前就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拟提交提案,建议义务教育加高中阶段学制应减少两年,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也减少两年。

学制改革的讨论与尝试 近年来,确实有一些关于缩短学制的讨论和建议,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例如,有政协委员提出将基础教育学制从12年缩短为10年的建议,即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这种建议的出发点是希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前进入社会工作、缓解老龄化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提出缩短12年基础教育学制至9年,小学5年,初中和高中各2年。此建议旨在让孩子们在15岁完成高中学业,提前步入社会或深造。洪明基认为此举有助于孩子们尽早接触社会,明确未来规划。同时,他倡导政府与企业合作,在工作园区设置嵌入式幼儿园,解决员工育儿难题,为孩子提供安全成长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建议将基础教育学制从12年缩短至9年,引发广泛讨论。缩短学制的提议,引发了对教育制度可行性的疑虑。从操作角度看,这一建议实现的可能性并不高。现有学制虽有调整空间,但总年限保持不变是国际共识,能够完整覆盖儿童从6岁到18岁的学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