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门类的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考研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 一门专业课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政治:政治考试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时政热点问题等。外语:外语的英语有英语一和英语二。英语一的题型有英语知识运用(综合填空)、阅读理解、写作;英语二的题型有英语知识运用(综合填空)、阅读理解、翻译(英译汉)、写作。
关于考研的基本常识:专硕注重实践,学硕重要理论; 专硕更好找工作,学硕更方便科研等等。
考研新手往往对流程和基本常识一知半解,尤其是英语分英英二,数学有英英英三之分。学长将为您简要介绍考研基础知识。如对此有所了解,可直接跳过此部分,节省时间。自2017年教育部改革,大部分院校将学硕专硕调整为3年制,专硕强调实践,学生需实习超半年,而学硕侧重学术研究。
考研通常涉及四门课程,具体科目根据专业与学校而异,可能为两门或五门。一般包括政治、英语1或英语2作为公共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为业务课一。业务课二则按13个学科门类分设,涵盖哲学、经济学等。考研分为初试与复试两个阶段。初试成绩决定了能否进入复试,而复试结果则决定录取与否。
考研小白需要了解以下考研常识:考研时间:每年的考研时间一般在12月底至次年1月初,具体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考研科目:考研科目一般包括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研不管考什么专业,英语和政治都是公共必考科目,均为100分,其余两门为专业课,一般理工类、经济管理类都要考一门数学,另外一门为专业课。考研分的很多,文,理,工,农,医学,哲学等等。政治和外语是必须考的。不是英语,不过绝大部分考生是选择的英语,可以选择日语,俄语,具体看学校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