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五育并举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11-20

当代五育并举是指现代教育在培养学生中,不仅注重智力教育,还重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如体育、艺术、感性等方面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聪明才智高,同时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当代五育并举的实践意义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蔡元培非常重视健全人格教育,提出“五育”并举主张。一九一二年初在出任教育总长时提出,教育方针为“在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同年二月,他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提出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

①军国民教育,符合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需要举国皆兵之制,也是养成健全人格所必需,体育是实施其他四育的基础。②实利主义教育,加强了职业技能的培训,密切了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提高了国民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③公民道德教育(德育),是养成健全人格之本。

“五育融合”是什么?它是一种“育人假设”,预设教育活动对人的全面发展与融合发展的影响。作为“育人阶段”,它强调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贯通”的转变,追求“五育共生”的最高境界。作为一种“育人实践”,“五育融合”不仅体现在系统思维上,还要求形成相应的能力与思维。

五育并举蕴含着功利追求与思想自由的精神,倾向于构建和谐统一的整体,旨在培养独立人格,融合中西文化精髓。作者对五育并举的语义进行了精细辨析,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二是要更加深刻地把握教育的完整内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教育方针的重大而明确的指向规定。这一指向规定既是针对一些学校事实上实行的不完全教育的弊端,也是针对当前社会和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和某些不足,更是面向未来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三是要更加深刻地把握教育的正确途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