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后进生特别需要温暖和关怀,因为他们经常遭到同学的白眼、家长的嫌弃。人格上得不到尊重,就会与教师、同学、家长处于对抗状态。教师只有爱他们,才能转化他们。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老师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时,将该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需要,这是培养后进生学习动机的成功经验。设置学习目标,提出恰当要求。
第一,私下找后进生沟通,关爱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了解他们的需求,找到后进生缺乏上进心和学习兴趣的原因。第二,引导后进生向榜样学习,并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培养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兴趣。第三,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利用闪光点培养其自信,激励其前进。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后进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归属感。教师要注意座位安排,让后进生与优秀学生相邻或结对子,形成互助互学的氛围。教师要在课堂上多关注后进生,多提问、多引导、多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爱恩斯坦说:只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只有当学生真正喜爱所学的东西时,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学好它。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增强后进生学习动机的心理策略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以实现学习目标的驱动力。较为强烈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对学习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从而促进认知过程,在学习中容易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使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坚持始终地克服困难以实现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一动机一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有了需要才能树立动机,有了动机才能确立目标。一个人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行为时,这种学习行为才可进发而成一种有利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后进生往往缺乏学习兴趣,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引导他们参与课外活动等方式来实现。强化学习动机:让后进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