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学校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不如城市发达。这可能导致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相对欠缺,难以与城市学生竞争。家庭背景差异: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往往来自较为贫困的家庭,缺乏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创业等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
农村大学生非常了不起。首先,因为他们从小的教育资源就和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差很多。城市的学生放学就可以补课,假期也可以补课,但是农村的孩子没有补课的机会,甚至放假放学回家之后还要干农活。其次,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差太多。城市的生活繁华便利,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农村孩子只有土地。
对于很多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读了大学,有了大学生的身份,除了扩宽他们的眼界之外,反倒是更加束缚了他们,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了解的东西越多,眼界越是扩宽,其实人的焦虑感就会越严重,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我没有见过阳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农村的第一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学生时代开始,他们就必须依靠自己,因为父母很难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他们在选择文理科、填报高考志愿时,往往没有人指导,只能自己摸索。一旦进入大学,他们不仅在物质上拮据,精神上也常常感到迷茫,对于职业规划一无所知。就业是另一个难关。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都比较随和,比较容易相处,还比较识大体。每逢有集体活动都尽可能参加,尽管有些活动他们不是很感兴趣。而且他们都很腼腆,不善于表达自己,一般相处长了你才能对他们有更深的了解。他们上课期间一般是坐在自己座位上静静地听城市孩子海阔天空地交谈,眼睁睁看着师兄师姐们打得火热。
观点:许多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表现并不逊色。我自身便是来自十八线小县城的大学生,自我感觉尚佳。题主的观察可能基于某些农村背景的大学生结局不佳,但这不能一概而论。同样,城市出身的大学生也有不少未能取得显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