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国庆节、国庆日等。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学安全知识,懂劳动保护,行科学管理。安全警钟时常鸣,防范打锣经常敲。聪明人把安全放首位,糊涂者把安全置脑后。安全是朵幸福花,大家浇灌美如画。事故似虎狼,常在暗中藏,你要不小心,它就把你伤。洞不补,大洞难堵,隐患潜伏,事故难除。
国庆节的来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
国庆节的小知识 (1)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张灯结彩 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
国庆节小知识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