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补贴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的一种信用贷款。学生无需抵押和担保,承诺按期还款,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普通高校的扶贫政策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贷款 、服兵役大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师范生公费教育定向培养计划、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 、绿色通道、校内资助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
中央财政资助政策、高校特殊招生政策等。中国教育网官网显示,截止2023年4月24日,大学生扶贫政策有中央财政资助政策、高校特殊招生政策、免费教育政策、扶贫公益实践计划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到扶贫行动中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
针对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我国政府提供了多种优惠政策。例如,到国家和省定贫困县的贫困乡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2年的大学生志愿者,每人每月可获得研究生800元、本科生600元、专科生500元的生活补贴。 在农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在评定职称时可适当倾斜。
资金扶持:国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如创业贷款、补贴和奖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资金支持更为显著,以减轻创业初期的经济压力。 项目支持:政府鼓励大学生参与扶贫项目,提供项目平台,协助对接贫困地区需求,实现精准扶贫。同时,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确保项目可行性和成功性。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所有学生每年可以自愿申请生源地(户口所在地区县)在国家开发银行支持的无息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最高可贷8000元/年·生。学生进校后用贷款资料向学校自愿申请国家助学金资助3000-5000元/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