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基础复习阶段(4月-6月份),重点在于英语与数学,利用推荐教材、考研视频,全面复习并整理笔记。第三阶段,强化复习阶段(7月-10月份),关注高校考试大纲与招生信息,复习时,数学、英语、专业课为重点,利用历年真题。
首先复习数学,无论是数一数二数三,数学在考研中所占的比例不容忽视。再者就是英语,如果英语基础较好,那么它的复习就可以延后。接着专业课,专业课的学习可以放在稍后面,如果所报专业不考数学,必须早点复习专业课。对于政治而言,可以放在专业课之后。政治是短暂记忆的课程。
掌握所有考点。 英语:词汇记忆与阅读理解同步进行,结合四级词汇、《新概念英语》等资源,每日保证一定阅读量。 专业课:初步了解书籍内容,构建基本知识框架,每日安排一定时间进行阅读。
考研复习计划时间表是这样安排的:基础阶段在3到6月进行,这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全面且扎实的复习是这个阶段的宗旨。7月和8月是提高阶段,暑假提供充裕的时间进行集中学习。在此之前,应具备一定学科基础,才能实现质的提升。关注考研大纲的更新,选用最新教材,尤其对于政治科目。
考研科目的顺序通常为先公共课,再专业课。具体来说,就是第一天上午政治,下午英语;第二天上午数学或专业基础课,下午专业课。 这个顺序是有一定的逻辑依据的。首先,政治和英语是公共课,也就是所有考生都需要考的科目,因此放在第一天考,可以让所有考生都能够先适应一下考试的节奏和气氛。
搜集考研资料,确定考研目标院校和专业。 基础阶段: 3月中旬-6月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重点复习英语和数学、专业课。政治可以在马原这门学科多积累。 考研推荐书单 英语: 真题:《考研真相》英一《考研圣经》英二解析详细,每一句话都有图示解析!还有系统的排除干扰项做题方法,其他书都没这本讲解的详细。
考研科目时间安排按照惯例,第一天的上午场为政治考试,时间为8:30至11:30。紧接着的下午场则是英语考试,从2:00持续到5:00。次日的上午,考生将面临数学或者专业基础课的挑战,同样在8:30至11:30。下午的考试则转向专业课程,时间从2:00延续至5:00。
第一天上午政治(8:30-11:30),下午英语(2:00-5:00)。第二天上午数学或专业基础课(8:30-11:30),下午专业课(2:00-5:00)。考研时间一般是每年12月下旬,复试流程各招生单位略有不同,时间一般为2至4天,大致包括体检、笔试和面试三种形式。
方法三:交叉分配。在各门课程学习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别的科目的学习,因为长时间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容易使大脑产生疲劳。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
在进行考研复习时,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以提高效率和减轻压力,成为了许多考生关注的焦点。首先,合理安排复习科目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采取文理穿插的方式,确保每天能兼顾多门课程的学习。建议优先复习难度较大或自己相对较弱的科目,如数学分析和英语。这可以避免长时间专注于某一科导致的疲劳和厌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