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婴儿期:信任和不信任;儿童期:自主与害羞;学龄初期:主动对内疚;学龄期:勤奋对自卑;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期:生育和自我专注;成熟期:自我调整与绝望。
根据他的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这些阶段代表了儿童在认知、语言、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过程。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和影响。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相当于婴儿期。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本阶段主要特点是:儿童只是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本阶段儿童在认知上的主要成就是:主体和客体分化和因果联系的形成。前运算阶段(2-7岁)。
童年阶段 婴儿期(0~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儿童期(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