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明史》)译文 :何景明,字字仲默,是河南信阳人。他八岁的时候就能作诗,仿写古文。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中举,年纪刚刚满十五岁。宗室贵人争相派人看望,所到之处人们聚集如墙。十五年进士及第,授中书舍人。与李梦阳等人以诗文相唱和,梦阳的诗文雄峻,景明虽年轻些,但能与梦阳抗衡。
何景明弃官回乡,虽被追削官职,仍不屈服。正德六年(1311年)刘瑾败死,何景明复官上任后,依然志操耿介。当文坛盟友李梦阳受迫害关江西牢狱时,众臣不敢秉公直言,惟何景明冒险上书吏部,救出李梦阳。正德年间朝 *** 败日重,皇帝收宦官为义子,养佛僧于内廷,不理朝政。
三书皆非身事,而抗颜尊显,语涉时忌,议者谓忧国怜才,古今莫加也。”这篇即是“移书许太宰,引正大义”之文。在权阉当权时,他竟敢大加指斥,其刚正不阿之气,让人敬仰。其文亦议论风发,大有秦汉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