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早期教育中,有一种思想倾向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某些省市的“家庭教育大纲”甚至把“超前性”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教育原则提出来。早期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任意超越儿童年龄阶段的教育,“超早期”进行行为能力训练,“超早期”进行智力开发。
超前教育可能会导致孩子过早地陷入过度竞争和压力中,影响他们正常的心理发展。此外,孩子在某个年龄段未能掌握的知识,往往可以在更合适的时机通过其他方式弥补。因此,我认为超前教育更多是拔苗助长,而非点燃生命之火。教育应当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追求知识的提前积累。
显然,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太过急功近利和盲目虚荣的“超前教育”,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还容易让孩子变得性格孤僻,甚至导致心理缺陷,可是说负面影响很多。因而我们给予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不妨试着从“顺其自然”的角度着手,让孩子在所处的年龄段,适度学习相应年龄段的早教课程和学科知识。
一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古代的教育方式我一直认为有可取之处,在一个孩子6周岁之前,更应该重视的就是孩子的道德观念教育,此时形成的价值观会伴随他一生并且对他的行为处事进行指导。现在超前的教育手段,总是希望孩子在这一段记忆黄金时期多学一些技能,这正是导致我们这个社会道德败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