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重点在于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重视程度不足:农村地区由于资源和观念的限制,心理健康教育常被边缘化。学校课程中鲜有心理健康相关内容,即便有,也往往流于形式。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专业人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背景的支持,但农村地区难以吸引和留住此类人才。
因此,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以下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平等对待,不给留守儿童贴上负面标签。心理学家贝克尔指出,一旦被贴上标签,人们就会变成标签所定义的那种人。
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这应该是应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学科教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几个问题:要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