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幼儿家庭教育的误区与盲区》有感

时间:2024-11-23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与家长平等的人,不可视其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家长要学会理解孩子,要能放下架子,倾听孩子的意见,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也就是要将心比心,才能达到与孩子心灵的沟通与共鸣。

此次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千万学生家长科学教子的积极和热情,解救了千万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困惑和疑虑,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盲目教子,无根可究的家庭教育误区。对今后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位一体的有效循环奠定扎实基础,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口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家长们则有针对性地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好一系列幼小衔接工作,而不是盲目地给孩子灌输式大量的题目、课外班等等;又如:针对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了解,我们专门邀请资深讲师杨智钧教授来我园对家长进行指导帮助,以此让更多的家长走出育儿的盲区。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家有详细的教育纲要,以保证幼儿阶段教育的正确方向、方法和方式。最近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仅是幼儿园的教育纲领,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的参照。 上述说法,折射出来的是家长的教育观念的盲区和误区。很多家长,特别是农村的家长,认为上学就是识文断字,忽视了人格培养。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调查,仅有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

现在孩子少,年轻父母们过度娇惯,孩子们节俭二字是是盲区,放任自流是父母的误区。这与教育有很大关系,幼儿园课本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不过念念儿歌,为了认几个字而已,连他们父母辈都没受过苦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知心姐姐”的话如黄钟大吕,深远凝重,发人深省。通过“知心姐姐”的专题讲座,不少家长深深体会到:忽视孩子心灵的成长是我们教育中的盲区,心灵的成长和身体的成长一样需要均衡的营养。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寄托着我们的希望,关爱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

提高学生素质,也不是提高几个学生素质,而应注重引导“优秀生”,鼓励“后进生”,开展一帮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生学习环境,使同学们感觉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另外,加强与科任老师的联系,团结协作。